第218部分(3 / 4)

小說:鶯雄 作者:閃啊閃

井下似皺了皺眉,不過還是隨她了。

他道:“小姐貴姓?”

“姓郭,名鶯。”

“鶯兒小姐,不知今日到這浪館來,是要做什麼的?”

郭文鶯道:“實不相瞞,我是來見井上大人,素來敬仰雙嶼島博朗會的威名,井上大人又是會首,想跟大人談筆生意。”

井下重明微微挑眉,“不知是什麼生意?”

郭文鶯也沒提直接跟他說生意,而是開始給他講海外貿易的大格局,從海外貿易發源起步,如何發展,如何建立海外補給站,如何更大限度的發揮海外貿易的長處,讓他變得更加國際化和多樣化。

她這兩年在朝為官,對海外貿易也做了一些研究,說起來真是侃侃而談,井下重明也沒在意,只當她一個女人未必有多大見識,後來卻禁不住聽得入了神,跟她討論起雙嶼島的建設來了。

郭文鶯建議,這雙嶼島面積不小,沒有必要只是做臨時的貨物買賣地,還可以做成補給站和貨物中轉,用大型集裝箱統一裝配,能夠儘可能的適合遠洋運輸。就像她所生活世界的新加坡港,就是最大集裝箱港口和轉口港。

這個雙嶼島其實在明朝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明朝嘉靖十九年,王直與李光頭、許棟等商人在寧波的雙嶼島與佛郎機(葡萄牙)、倭人(日本)開展貿易。《明史》中說他們“踞寧波之雙嶼島為之主”。

那日的雙嶼島被中日曆史學家稱為“16世紀的上海”,全球的商品、財富在這裡交換、中轉、集散,來自日本、西班牙的白銀透過這裡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由這裡進入世界。那裡很像香港一個世界自由貿易區。

15241547年,這個經濟特區、自由貿易港迅速發展起來,葡萄牙人在上面建立了教堂、醫院、市政廳等,島上居民多達數千人,其中葡萄牙人佔一半,此外還有各國的商人。但明王朝實行海禁,禁止海上的自由貿易,朱元璋定的規矩是“片板不許入海”。

雙嶼島,在朝廷的眼裡便是“倭寇”盤踞之地。不久,主管浙江、福建海防軍務的巡撫朱紈派大軍進攻雙嶼島,一番激戰,雙嶼島被蕩平。一本西方人寫的書說,此役光葡萄牙人就死了800多人。從此這個“16世紀的上海”又成為了兩個只有海浪拍打的默默無聞的小島。

歷史驚人的相似,也驚人的巧合,另一個世界的明朝和南齊朝在這同一個緯度似乎在一次重合了。所不同的是,在這裡沒有一個叫汪直的人,也沒有形成那時候雙嶼島那麼大規模。

當初郭文鶯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島消失的有些可惜了,如果是她的話,一定把佔島的外國人都驅除了,然後由朝廷接管,讓它真正成為意義上的海上自由貿易區。

而從很多地方來說,郭文鶯的思想都跟井下重明有驚人的一致,讓這個倭人不由得對她刮目相看。

井下重明注視她許久,他還從未見過一個女子能這般有見識,倭人女子大多柔順,倒讓他頗有了幾分興致。

他笑道:“沒想到小姐竟有這般巧思,今日能得遇小姐真是三生有幸。小姐日後想做生意,儘可來這雙嶼島,若有意也可加入博朗會,不知小姐意下如何?”

郭文鶯暗籲一口氣,心道,自己這般就騙過井下重明也真是僥倖了。若不說出點真東西,這井下怕是總以為她是別有目的的。

兩人說著話都覺口渴了,有身著和服,穿著木屐的日本女人給他們送上一套茶具,井下重明親自給郭文鶯燒茶煮茶,表演茶道。

第五百三十三章 美事

郭文鶯仔細觀察他的手,手指細長,大拇指和食指中間有厚繭,一看就是常年用刀的,想必他也是個武功高手。她也曾跟倭人交過手,知道這些倭人身手不弱。

井下重明泡好茶端了一杯到她面前,“小姐,請喝。”

郭文鶯抿了一口,確實味道清香怡人。

井下重明道:“郭小姐如此有見識,不知在中原是做什麼的?”

郭文鶯笑道:“不過是家族生意而已,家裡沒有男孩,只生了一個女兒,便由我支撐一片家業,勉強混口飯吃。這不是朝廷解除禁海,便也有意想做些海外生意。”

井下重明點頭,“自該如此。”

郭文鶯本就是順口編出的一段經歷,沒想到他真的相信,她暗道一聲僥倖,只要今天能安全的從這裡出去,剩下的事就好辦多了。

她假裝身體疲憊,摸了摸頭,低聲道:“我有些身體不適,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