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處的困境。王子騰有些乏累的揉了揉眉間。沉默半晌,開口嘆道:“是福不是禍,該來的總會來。既然聖上想我王子騰做一名孤臣,我暫且順了聖上的意就是了。”
於是在林如海和秦老爺子聯袂入宮告狀的第二日,貴為九省都檢點的王子騰也進宮請罪,為自己的外甥賈寶玉求情。期間王子騰老淚縱橫,直言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對不起林家,對不起林家姑娘,也對不起薛家。只求兩位相公看在王夫人年事已高,膝下只有寶玉一個男丁的份兒上,繞過寶玉這一回。
還說哪怕不看著王夫人和王家的臉面,看在榮國府史老太君的情分上,也消消氣些。畢竟史老太君已經是六旬的老人,她是寶玉的祖母,同時也是林姑娘的外祖母。手心手背都是肉,饒是賈寶玉行事魯莽先對不住林姑娘了,也請林如海看在榮國府教導林黛玉那麼多年的情分上,放手這一次。
王子騰甚至還向皇帝進言,說他明白聖上金口玉言斷無更改。何況此件事情也著實是賈寶玉做錯了,須得給他一個教訓。但是賈寶玉畢竟是他的外甥,他作為舅父的也不能看著賈寶玉年紀輕輕就前程盡毀。因此願意用自己戍守外省多年的苦勞來換取賈寶玉享受餘蔭的資格。並且他已經上了告老摺子,只要聖上同意,可以立刻準了自己的請求。市井流民曰一命換一命,如今王子騰用自己的官身來換賈寶玉的前程。重情重義至此,饒是林如海和秦老爺子也說不出什麼不好的話來。
且他的態度實在是卑微懇切,真摯悔過。饒是眾人之前不忿王夫人母子的行事手段,此刻見了王子騰躬身求饒的情景,也不免心下一酸。大家都說那王夫人和賈寶玉雖然一個狠毒一個糊塗,但王子騰卻也是個好樣的。遇見事情了不退避也不胡攪蠻纏,錯了就是錯了,認錯認罰就是。但一個舅父能為外甥做到這種程度,恐怕連賈寶玉的親生父親也是做不到的。
一夕間,王子騰愛重家人,光明磊落的印象深入人心。甚至有心人竟然為此起了同情,私底下議論著此件事情雖然是賈寶玉不對,但是他年紀太小,且也是太過痴情。要不是差點兒毀了秦林兩家的婚事和林大小姐的性命,如此作為也算是一段風流佳話。
事情逆轉到如此,向來自詡仁德寬厚的乾元帝自然也不會執著於己見。再一次問過了林如海和秦老爺子的態度之後,乾元帝很是大度的恢復了賈寶玉餘蔭封官的資格。只是當日論詩一事到底太過輕狂草率,乾元帝為了給他一個教訓,也還林秦兩家一個公道,到底還是褫奪了賈寶玉的功名出身。
至於王子騰,乾元帝自詡英明睿智,自然也不會任由王子騰做出那等一官換一官的事情。反倒是嘉獎王子騰的舉動,賜了不少金銀寶物。君臣兩個都有些做戲給外人看的情分。乾元帝不提金口玉言無法更改的事情,王子騰自然也就樂得裝不知道。只是此番作秀下來,倒有不少清流中人很看好王子騰的至情至性,言談之間頗為親近。
所以此番給賈寶玉求情,王子騰雖然得罪了林如海和秦家致使結盟之事暫且擱淺。但換來了一個赤膽忠心的好聲名,倒也算是不枉他折騰一番了。
所有事情從開始到結束,也不過是三五日間。但其間跌宕起伏,撲朔迷離,迂迴婉轉,饒是賴瑾並沒有深陷其中,只是在旁觀看,竟也覺得過了一場生死離別一般。賴瑾都如此,想來被這事情牽扯在其中的諸人又是何等的驚心動魄,忐忑難安。
而賴瑾自穿越伊始努力至今,秉著想要報答榮寧二府的心思做了這麼多的事兒。最後榮國府依舊一日亂似一日,賈寶玉好容易考中了秀才竟然還是落得個白身紈絝的下場,甚至名聲比原著中還多有不如。一飲一啄,難道真是命中註定?
難道賴瑾真的無法避免榮寧二府在最後被抄家流放的下場?
一想到這個結果,賴瑾就覺得心裡悶悶的。於是在家裡躲了幾日的清淨之後,賴瑾到底還是放心不下,進府探望老太太和寶玉去了。
和往日裡歡歌笑語眾人簇擁的景象不同,如今的榮慶堂顯得異常的冷清孤寂。迎春和惜春分別被邢夫人和寧國府那邊接走了,李紈嬸子和邢夫人兄嫂也都各自去了,王夫人因之前的事情受了驚嚇一直纏綿臥榻,探春身為庶女正在她屋裡侍疾,也沒能過來。寶玉則是自從被林家趕出門後,就一直躲在怡紅院裡不出來。賈母看他整日裡神思恍惚的,又被奪了科舉之路,心下憐憫,也不忍拘著他過來。至於李紈則在稻香村陪著賈蘭唸書。如今賈寶玉科舉的路子是沒了指望,反倒讓大家將光耀門楣的希望寄託在賈蘭身上。因此雖然這兩日賈母和王夫人忙著寶玉的事情沒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