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很開心的吃完這頓飯,特別是用豬油炒菜,有一番獨特的風味兒。
周啟傑吃完飯,意猶未盡的說道:“這豬肉還有嗎?吃完這種豬的肉,就吃不下去其他的肉。”
朱梓璇捂嘴笑道:“你真是一個吃貨,放心吧。
我們這月球的一大業務,就是在這裡養豬。
這種肉,等養豬場形成規模,我們是能長期吃到的。”
王彥峰起身說道:“我們去養豬場看一看,養豬場也歸我們管,現在我們在月球上養豬。”
他們向豬場走去,上午的時候,他們佈置好米柳樹種植場和養豬場。
佈置完試之後,地面的專家就接過許可權。
他們遠端指導工業機器人,對米柳樹的種植地和養豬場的小花豬進行安排。
王彥峰走出這個房間時,他輕鬆地說道:“現在出門不用揹著氧氣瓶,這真是太好了。”
周啟傑深吸了一口氣,高興的說道:“沒想到黑蘿蔔和菟絲子組成的超級植物,它們的功效這麼快。
佈置完成後,利用地勢的優勢,就達成了氧氣的植物迴圈。
這個設計也太巧妙,完全利用自然環境。”
他們來到已經建造好的養豬場。
這裡面完全沒有異味兒,每一隻小花豬,都有一個工業機器人在旁邊照顧。
這些都是成年的豬,高一米左右,長1。75米左右。
母豬的體型稍小,有300多斤,公豬的體型很大,看上去能有400斤左右。
只有兩頭公豬,剩下的全是母豬。
朱梓璇指著躺在自己宿舍裡,哼哼唧唧的小花豬說道:“這些都是種豬。
他們在這裡的目標就是加快繁衍,讓它們在月球繁衍形成一個種群,規模化養殖。”
周啟傑愣了愣,不解的詢問道:“我們這裡都建立養豬場,地球那邊為什麼不多運幾百頭豬來。直接就進行規模化養殖。
我們等著十幾頭豬繁衍,這需要多長時間。”
朱梓璇她看過詳細的資料,簡單的解釋一下。
“小花豬從地球上,向月球運送,這是需要極高的成本。
再說生命的適應力是很強的,從月球上生下來的豬,他長大後就逐漸會適應月球的生活。
小花豬的繁殖速度也很快,它們五個月左右就可以出欄。
生下來三個多月,就進入繁殖期。”
周啟傑指了指自己,他驚訝的說道:“我們真成養豬的了,看來在月球上,我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養豬了。”
“具體是收集出的資料,我們不用親自動手。”王彥峰強調了一句。
他看著這十幾頭小花豬,彷彿看到了,未來月球的養豬業蓬勃發展。
他感慨的說道:“我們華夏民族,從祖先開始就馴化野豬。
透過上千年的努力,成功的建立一套養豬體系。
我們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
它是我們民族常見的食材,月球阻止不了我們吃豬肉的決心。
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我們養豬,吃豬肉。”
他們繼續參觀著月球養豬場,這裡每一個豬都是懶洋洋的。
可能是經過長期的冰凍之後,它們的新陳代謝,還沒有恢復過來。
周啟傑發現,整個養豬場沒有餵食的地方。
他疑惑的和二人說道:“從地球運送來的大米,我們每天吃都有定額。
這些豬還要在月球繁衍,它們每天吃什麼?糧食要是都餵豬,那我們也堅持不了幾天。
再說我怎麼沒看到給豬餵食的地方。”
朱梓璇伸出手向他們的頭頂上方指了指。
“你看那裡就知道,這些小花豬吃什麼?”
周啟傑抬頭望去,他最先看到的是一整塊透明的玻璃。
心裡有些感慨,豬生活的地方,比他們住的鐵樓還好。
月球上的玻璃很貴重,就是他們的鐵樓,也沒有安上玻璃。
再仔細一看,接近樓頂的地方,好像有東西在活動。
他用量子手機拍下這個東西,拿在手上仔細觀看。
這是一個一立方米大小的圓體動物。
有金屬管插在他身上,之後連線到一個半透明的大罐中。
周啟傑和二人說明後。
他們走過去看一下這個大罐子,這裡面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