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東吳大都督。在漢代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漢代的書籍都在世家的手中,呂蒙讀書大部分都是孫權資助的,都是孫家的藏書,但是為什麼呂蒙讀了之後會靈光一閃,成了東吳的文武全才大都督?孫氏子孫不少,卻沒有一個有呂蒙有成就。
第二,就是呂蒙的白衣渡江戰役了。根據史書的記載,白衣渡江是突襲,而且根據當時東吳的兵力來看,不可能調集大部隊來圍攻荊州。呂蒙單單靠步兵就攻破了有烽火臺的荊州,而且面對的是兵力比自己雄厚的荊州軍。三國演義的描述就很神奇了,好像一個突襲,就解決了荊州的防線。(根據當時的史書記載,白衣渡江的軍隊也就是區區數千人,居然能攻打下城池而且是連續擊破!)
“解煩軍?看來又是一個有意思的對手!”聽了士燮的解釋之後,呂睿眯了眯自己的眼睛,難道又是一支黃巾力士?(未完待續。。)
ps: 謝謝各位大大的支援!!
第五十章:交州之策
“難道侯爺不相信在下所言?”士燮見呂睿陷入了沉思,以為呂睿不相信自己的所說。
“太守大人誤會了,睿並不是不相信太守大人所言,只不過太守大人高義,讓睿有點佩服了。”呂睿特意在佩服二字上加重了語氣,有點不相信士燮的意思。難道士燮就如此狠心,連家人與族人的安危都不顧?這有點說不過去了。
“侯爺,燮知道你在想什麼,在下並非無情無義之人,族人與家人的安危在下當然顧忌,但是在下是一方郡守,若是州郡丟了,還拿什麼來保護族人與家人?”士燮微微一笑,望了呂睿一眼,看來呂睿雖然聰慧,但是政治經驗還缺點火候。
“原來太守大人深謀遠慮,睿佩服,大人能坐擁交州,看來不是沒有道理。既然如此,睿也不想廢話了,大人前來見睿,有什麼條件,就直說了吧。”呂睿聽了士燮的話,心中一愣,自己的政治水平還是不如士燮老謀深算。
士燮說得很有道理,一方諸侯的家族與家人是與自己的勢力聯絡在一起了,自己的勢力若是沒有了,家族與家人肯定完蛋了。但是自己的勢力還在,家人與家族還可以添新丁,這就是政治“無情”的一面。就算是穿越多年,在曹府長大,呂睿還做不到真正的“無情”,單論這一點,呂睿就不算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弄明白了士燮的想法,呂睿也就不藏著掖著了,直接開門見山。詢問士燮的合作條件。
“侯爺果然是快人快語。在下也不含糊。只要侯爺承諾朝廷不刻意阻攔交州之政務,燮就全力支援丞相大人,攻伐孫權,就算是在下的弟弟與孩兒死於孫權手中,在下也不會痛惜!”士燮從懷中取出了一份竹簡,遞給了呂睿,這是士燮與曹操之間的協議,只要曹操肯答應。士燮就支援曹操。
“太守大人放心,此事睿可以做主,替丞相大人答應太守,竹簡睿馬上派人帶回荊州,讓丞相大人過目,丞相大人一定會同意太守的條件,到時候睿上表朝廷,封太守為交州侯,世代鎮守交州,不知太守以為如何?”呂睿一聽士燮的話。心中就樂了,沒有想到士燮只是想劃地為王而已。既然如此,曹操肯定會答應士燮的條件。
漢代對於少數民族的政策是北剿南撫,因為北方的異族對中原威脅很大,南方不一樣,甚至可以為朝廷所用。這一項政策一直延續到了後世的各個王朝。
“侯爺,在下只求自理交州,至於官位與爵位,在下並不眷戀。”士燮拱了拱手,回稟呂睿。
“太守大人既然不眷戀官位,那麼弟弟與子女的安危一定會顧忌的,請太守大人派人刺探解煩軍的情況與家人被關押的地點,我軍發動攻擊的時候,睿可以嘗試救出大人的家人。”呂睿微微一笑,士燮說得對,有了自理交州的權利,任何官位與爵位都是虛名。既然如此,為了更好地拉攏士燮,只有用士燮的家人了。
“此事放心,在下一定會探聽清楚解煩軍與家人的情況。若是侯爺救出了在下的家人,在下每年都會獻上交州特產表達感激之情。若是侯爺救不出,在下也會遵守協議,請侯爺放心!”
“恩,睿明白了,一定盡力而為。”士燮也沒有在呂睿的客棧久留,商議了一下具體的事宜,就離開了客棧。
“睿哥,看來我們都中計了,原本以為士夑是因為家人投鼠忌器才依附孫權,看來士夑是為了等我們前來,與我們聯盟,一同對抗孫權。”士夑走後,曹衝吃著水果,一臉謹慎地望著呂睿。士夑的情況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沒有想到士夑的心機與城府居然如此之深,恐怕現在的孫權也不能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