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節是大太太的院子。”葉宗山指指左手邊小聲說著,又補充道:“楊姑娘,六爺也都住這。”
葉蕎下意識扭頭看了一眼,卻只看到牆。
向前直到穿堂處,葉宗山沒有馬上左轉,卻是停了一下,指指前頭低聲說著:“一直往前走到底,右拐就是大爺的住處。”
葉蕎不禁往前看了一眼,雖然什麼都沒看到,大概也能估出葉景怡住哪。葉茜心裡卻有點奇怪,是不是講解的太詳細了點。
說完這句,葉宗山也收了聲,左轉轉過穿堂,朱漆大門就眼前,這是中路最後一節,也是國公府最重要的一節院子,住的是葉老太爺和葉老太太。
葉老太爺素來愛靜,今天卻是熱鬧非凡,旁支嫡系,丫頭媳婦,門前川流不息,就這一會功夫,已經進去好幾波人。
葉宗山左手牽起葉茜,右手牽起葉蕎,正要進門去,就見一個十八|九歲的丫頭迎面而來。鴨蛋臉,柳眉杏眼,生的十分標緻,淺紅色綾襖,青緞掐牙坎肩,下頭是藕色裙子,頭上插上幾根金釵,丫頭的打扮,但就一身一般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
葉宗山稍稍怔了一下,目光在少女臉上掃了一下,隨即低頭恭敬的道:“畫眉姑娘。”
葉茜和葉蕎心中明白,這是葉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頭,別說葉宗山這樣的旁支見到客氣,就是正經爺們見到了,也得客客氣氣。俱笑著道:“畫眉姐姐好。”
畫眉看到葉宗山似乎也愣了一下,笑著道:“老太太正念著呢,可巧山老爺和姑娘們就來了,哪位是蕎姑娘?”
葉蕎上前一步,福了福身道:“姐姐好。”
畫眉上下打量著葉蕎,似乎有幾分若有所思,隨即牽起葉蕎的手,把聲音壓低了,有幾分感傷的道:“當年虧得……照看……”
“娘也常提起姐姐們。”葉蕎小聲說著。
“看我都說什麼呢。”畫眉笑了起來,拉起葉蕎的手就往院裡走,笑著道:“快進去吧,老太太一直等著呢。”
作者有話要說:
13拜壽
方方正正的大院,進門兩側皆是抄手遊廊,廊下掛著不少鳥雀。青磚鋪地,左右兩側各有一顆大樹,枝繁葉茂。正面五間上房前後三間抱廈,東西各三間廂房,兩側各有兩節小跨院,打理的整整齊齊。
正房臺階上站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院內人不少,卻是安靜異常。畫眉左手牽著葉蕎在前,葉宗山牽著葉茜在後,走到門口時畫眉放開葉蕎的手,小丫頭打起簾子,葉宗山帶著葉茜和葉蕎先去了,畫眉這才跟著進去。
進門三間抱廈是廳,左右各設坐位,此時已經坐滿人了,都是過來拜壽的旁支。再往裡走才是正廳,當中擺著紫檀架子的大理石屏風,屏風前是張雕花黑漆羅漢床,鋪著猩紅洋毯,中間擺著炕桌,兩邊各設有錦褥對設,下頭則是一溜兩排椅子,此時也已經坐滿。
葉老太爺端坐羅漢床東側,葉老太太則坐西側,兩人同歲,葉老太爺兩鬢己有銀絲,常年習武的身體顯得十分健壯,臉上神情更是不怒自威,看著就怕。對比之下葉老太太更顯得和藹可親,眼看著孫子都要娶媳婦,卻顯得十分年輕,頭上連銀絲都不見。此時正滿臉含笑,十分慈愛。
“賀老太爺千秋,祝老太爺和老太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葉宗山跪下磕頭,葉茜和葉蕎也跟著跪了下來。
磕頭拜了壽,起身之時葉宗山也把壽禮送上,一塊紅綢上繡上一百個壽字,特意請個秀才寫的字,葉茜和葉蕎繡了好幾個月才準備好,貴重東西拿不出來,也就這樣表達一下心意。
畫眉接過紅綢,拿到葉老太太跟前,葉老太太展開看了看,顯得十分歡喜,又有幾分疑惑,問:“這活計看著眼熟,誰繡的?”
葉宗山左手拉著葉茜,右手拉著葉蕎,笑著道:“是兩個女兒商議著繡的,小女孩的手藝,老太爺、老太太莫嫌棄。”
葉老太太這才看向葉茜和葉蕎,笑著道:“好喜慶的兩個姑娘,快過來讓我看看。”
說著葉老太太便招招手,畫眉一手一個牽著送到葉老太太跟前,又小聲笑著介紹:“這是山老爺的大女兒茜姐兒,次女蕎姐兒,就是當年清姐姐的……”
“噢,怪不得我覺得這針線眼熟呢。”葉老太太神情似乎有幾分傷感,拉起葉蕎的手,細細看了看起來,又問起家中情況,得知清娘已經去世,葉老太太又是輕輕一嘆。張口還想再說別的,葉老太爺卻是一眼橫了過來,葉老太太便轉頭看向葉宗山道:“你也不容易,一個男人家帶著兩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