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私吞了。若不是怕事情被耿繼茂和滿州人知道,孔國良早把銀子偷偷運回家鄉江西贛州去了,哪裡會大老遠的帶來羅定城。

到了羅定城,又怕西面的高州明軍打過來,擔心逃跑時銀子太重不好帶,孔國良就讓邵九公帶著幾個親兵在夜裡偷偷將銀子給埋到了馬廄裡面,以為埋得如此隱蔽不會有人發現,將來就是明軍打過來,即便人跑了可銀子卻在,等日後清軍反攻回來再取也不遲。

不曾想,千算萬算,孔國良就是沒算到自己稀裡糊塗的就叫人給砍了腦袋,苦心掩埋的銀子也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若是此刻他地下有知,只怕會悔得腸子都青了。

第三十章 丁口

請喜歡本書的讀者朋友能夠順手收藏本書,謝謝!

。。。。。。。。。

有了銀子,周士相便暫時安下心來,不怕葛五他們再吵嚷洗城,又惦記著徵召青壯從軍的事,便拉著宋襄公這個冒牌知州大人去聽小吏們彙報城中統計情況。

負責人口清點的是原東安縣士人陸長遠,此人是崇禎十四年的秀才,在一眾書辦小吏中資格相當老。

順治五年駐守羅定的南明總兵許安國降清後,因東安、西寧二縣南明官員不願與之一同投降,許安國便縱兵屠城,使兩縣為之生靈塗炭。居民之中,懸樑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骨肉狼籍,屋舍十室九空,盡成廢墟。

陸長遠時在州城訪友,因而得已倖免於難,目睹家鄉慘狀,其駭然於心,被屠刀所嚇,心中再也不復有華夷之辯,帶頭響應剔發,被時任清朝的羅定知州引為親信,從此奔走於州衙之中,雖無主薄之名,卻有主薄之實。主薄者,為知縣佐貳官,掌一縣錢糧、戶籍。

羅定知州衙門建於羅定城,城中並無附廓縣,又連年動亂,衙門屢次易主,各項官制皆不完備,爾今更是連主官也沒有,因此陸長遠便以其崇禎十四年秀才的資格成為一干書辦小吏之首,仍掌州城人口、錢糧,眾人亦唯他馬首是瞻。不論明軍來還是清軍來,大小事務都主要是由陸長遠出面接洽商談辦理,歷任明清委任的州官對其也是信重。

早上領著一幫書辦小吏來向新任知州大人請命後,陸長遠便乖巧的帶人去張羅新官府所需的事項,這些事項他辦得熟絡,這幾年少說也辦了三四回,因此做下來一點也不生份,也無何差錯。

帶人清查時,陸長遠和小吏們發現城內好像並沒有什麼明軍,只有一幫拿刀執槍的漢子,聽那些漢子說話,分明就是土匪,哪裡是什麼大明王師!

有小吏私下議論,若是真是叫土匪奪了城,那是不是趕緊派人向德慶清軍求援。又有說莫不如聯合大戶,各家出人一起把這些土匪攆出去得了,又有說乾脆去高州請真正的明軍來接收,免得羅定叫這幫土匪給禍害了。

對這些人的想法,陸長遠卻是不屑一辭,匪也好,兵也好,這城眼下落人家手裡已成事實,就憑你們這幫人也想反抗?當真是不惦量惦量自個斤重,那幫夥計長工能是這幫拿刀漢子的對手?若這幫人好打,那孔千總就不會死了!

別管來得是誰,他們說是明軍,咱們就當他們是明軍,要什麼咱們也儘量配合,伸手不打笑臉人,咱們都識趣到這地步了,這幫人難不成還好意思喊打喊殺不成。

至於去德慶搬救兵的事,提也別提,那德慶離著百十里地,一來一回沒個幾天能成?等德慶的兵趕來,這幫土匪早跑了,逮誰去!

明軍嘛,更不能惹,這真要把明軍惹來,那清軍能不打過來?這要真打過來,少不得又要為了炫耀武力屠城,到時死得還不是自家的親戚朋友,說不得連自家腦袋也保不住,犯得著幹這搬石頭砸自己腳的蠢事嗎!

想要活命的,就老老實實的聽話,啥主意都別尋思!這亂世,可不是腦子活絡點就能行的!

陸長遠定下調子,下面的人也沒幾個真是想和拿刀的過不去,當下一鬨而散,各忙各的去。

等人全走光後,陸長遠卻把自家藥鋪的夥計叫了過來,對著他低語幾句,那夥計愣了愣後悄悄離開。

聽到知州宋大人來叫,陸長遠忙放下手頭的事情,帶著幾個主要的負責人趕到州衙。

。。。。。。。。。

“見過宋大人!”

陸長遠帶著幾人向宋襄公躬身一拜,卻不下跪。宋襄公也不以為意,這幾人身上都是有秀才功名的,本就無需跪官,他又是個冒牌的知州,計較這些做什麼。

“各位免禮。”

示意眾人不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