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2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身為和碩親王又是議政王大臣的碩塞另外還管兵部和宗人府,權力極大,順治也對他寄予厚望,無奈碩塞短命,去年病死了,其親王爵由其子博果鐸承襲。博果鐸年紀不大,又無資歷戰功,自然無法和其他諸王抗衡,無奈之下,順治只能讓嶽樂坐了議政王大臣第一位。諸王貝勒無人能和嶽樂比地位,但坐在西首第一位的簡親王濟度卻不這樣認為。

濟度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次子,濟爾哈郎是清朝的開國功臣,又是清太宗洪太冊封的七大鐵。帽子王之一,更是睿親王多爾袞死後清廷僅存的四位和碩親王之一,其它三位,阿濟格被幽禁賜死,滿達海缺乏果斷,而多尼還年幼,毫無軍功績可言。這樣一來,德高望重而又有擁戴之功的濟爾哈郎自然而然、無可爭議地高居諸王之首。如此身份,若不是病死,這議政王大臣首位哪個敢坐?

因為濟爾哈郎對順治的支援,使得順治十分感激和尊敬於他,特下諭宣佈鄭親王年老,一切朝賀、謝恩,悉免行禮,這可是當年“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才能享受到的禮遇。不久,順治又下諭加封和碩鄭親王為“叔和碩鄭親王”,並冊文表其軍政大功,不僅如此,順治還在一日之內加封其長子富爾敦為世子,二子濟度為多羅簡郡王,三子勒度為多羅敏郡王。時人都說鄭親王一門四王爺,是何等的顯赫!?

不過皇帝對鄭親王一門的恩寵,在濟度眼中卻被認為是應得,他認為倘若沒有父王濟爾哈朗當年對順治的擁立之功,那麼顯然坐在今天龍椅上的人早就不是順治了。長兄富爾敦去世之後,濟度和勒度與父親濟爾哈郎一道成了議政王大臣,濟爾哈郎五月病逝後,濟度本以為自己會坐議政王首位,結果順治卻讓嶽樂坐了首位,這讓他很是不滿,認為皇帝還是太年輕,不懂事。

在濟度看來,在世的皇族親王、郡王中,他濟度論威望、論尊貴、論軍功應在首位。目前與順治帝同輩的,只有簡親王、安親王和信郡王三人,信郡王多尼與天子順治年紀相仿,論資歷論軍功都數不到他,至於安親王嶽樂又算得了什麼?按輩分,他倆是兄弟;按位分,嶽樂新進親王,也不及自己。唯一的不足是嶽樂比自己年長几歲,但自己可是叔王濟爾哈朗的世子呀!

濟度看不上嶽樂,嶽樂也看不上濟度,二人之間一直不友善,明裡暗裡都針鋒相對。諸王、貝勒相繼坐下後。濟度看著正對面的嶽樂怎麼也看不順眼。

嶽樂也察覺濟度的不善目光,卻沒有理會,只盯著玉階上御座旁邊一把帶著軟墊的椅子,不消說,這自然是皇帝給湯若望這個洋夷老頭預備的。

果然,御座上的順治發話了:“給湯瑪法賜坐!”

人群之中同其他官員一樣朝袍朝靴朝珠,戴著紅頂子的湯若望應聲而出,叩頭拜謝。當他低頭走上玉階時,腦後懸著的也是一條辮子。

眾人眼中的湯望若看起來從容鎮定,其實內心裡湯瑪法卻十分忐忑不安。很不是滋味。因為他這一坐,居然位居諸議政王大臣之上,與當朝天子並列,這讓下面的滿族王公大臣能不惱怒?!

對滿州人,尤其是坐在下面的滿州議政王會議的王公大臣,湯若望有一種莫名的恐怖,因為他們之中已經有人揚言要毀教堂,取締耶穌教!這可是湯若望為之奮鬥了一生的事業呀,為了這偉大而神聖的事業。湯若望咬著牙也得上臺去坐呀,很明顯,他湯若望一日不倒,耶穌教會在中國便可多收許多信徒。只要少年天子對自己的尊寵不變,那麼耶穌教征服中國就大有希望,這可是東亞的一個超級大國,如果能替上帝征服他。他湯若望在上帝面前也會十分的自豪和驕傲!?

想到這裡,湯若望心裡平靜了些,側身小心翼翼坐下了。目光無意中與議政王大臣鰲拜相遇,湯若望的心裡一沉:鰲大人的目光十分不友善!上帝,我並沒有妨礙他什麼呀!

其實,湯若望還沒發現,怒視他的人大有人在!站在順治身後的紅袍太監吳良輔此時正滿懷敵意地注視著他。?

身為順治帝最恩寵的內監,雖然在宮中身份不比首領太監趙德全,但趙德全卻是絕對不敢在吳良輔面前拿身段的,無它,這吳良輔在天子面前說一句話能頂他十句,這讓他如何敢惹吳良輔。

原本,因為皇帝寵信的吳良輔日子過得很快活,外朝一些官員私下也和他結交不少,甚至滿州的王公大臣也對他很禮遇,豈料,自從湯若望出現後,天子就像是被勾了魂去,一天到晚就是湯瑪法,基督教。二人之間的感情也超出了君臣,宛若父子了。因為太后的緣故,順治甚至尊稱湯若望為瑪法(滿語爺爺),如此寵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