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太監去通傳一下輔臣,讓那庫恩布做直隸總督,率部抵禦忠貞營。索尼也是知道庫恩布的,當初也是他向先帝進言賜庫恩佈滿州名的,加之中原戰事告急,確需重賞漢官漢軍,讓他們為大清效死命,故沒有反對,當即以康熙帝的名義擬旨,升任江南右提督庫滿布為直隸總督,命其率部勤王,抵禦明軍忠貞營。
遠在千里之外的唐三水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因為“勇猛過人”的表現被鰲拜上折保舉,他現在只知道自己是進退兩難,原本只是想打個邊鼓,演出戲,不想,卻成了戲臺上的主角,要一人唱起整臺大戲來了。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
儀封縣是開封東面的門戶,四天前就被江南右勤王軍接管。
江南右提督庫恩布大人將他的提督軍帳就設在了儀封南門外,提督大人連城也沒進,他欲透過此舉向世人昭示,有他在,忠貞大寇們就休想西犯開封一步。
庫恩布自率軍北上追擊以來,和明軍忠貞營大小接戰六次,除一次因明軍援軍趕到,庫恩布部無力同時應付兩支明軍,害怕後路被斷不得不退卻外,其餘五戰都有斬獲。其中歸德寧陵一戰,庫恩部麾下戴罪立功的原固山額真金礪更是陣斬寇首白蛟龍,盡殲其部千餘兵,一時令各路大寇都是震動。
得知江南右的清軍竟然北上追擊,順王李來亨很是不解,因為先前他率部攻入鳳陽時,安徽巡撫蔣和曾派人請他撤兵,說那滿清任命的江南右提督庫恩布已經有向齊王殿下投誠之意,現在雙方正在就投誠之事進行具體磋商,若忠貞營現在攻打鳳陽和廬江,勢必會激怒庫恩布,認為明朝不守信諾,不肯再投誠。
當時李來亨想撤兵,可部下老闖將們卻不肯,都說鳳陽和廬江的清軍沒有多少,他們來都來了,哪有空手而歸的道理。在一眾老闖將的執意請求下,李來亨不得不冒著得罪齊王的風險,繼續向鳳陽深入。結果,廬江的清軍迅速來援鳳陽,並且帶來了許多大炮,且兵強馬壯,人數雖少,卻是精銳無比。倘若硬拼,忠貞營肯定會有很大損失,局面有些騎虎難下。不想,那清朝的江南右提督庫恩布也無意和忠貞營大戰,透過太平軍方面請和,並且忠貞營賄賂了大批金銀和錢糧,使得李來亨終於強硬一回,也有了退兵的藉口。老闖將們本就被庫恩布部嚇住,得了好處之後也不再叫嚷什麼到嘴的鴨子豈能飛了,一個個紛紛表示唯小老虎是從。
為了解決忠貞營全軍缺糧,各路兵馬都是半死不活的問題,李來亨和劉體純決定在永城召集各路首領大會,共同商議日後的用兵方略。最終,永城大會定下全營北上,冒死一拼奪取北。京的決策,隨後,豫東和豫南活動的忠貞營各路兵馬連同一起來的搖黃各大當家,還有沿路收編的河南本地土寇陸續集結于歸德。
按劉體純制定的計劃,北上大軍分為三路,一路由賀珍統領,自歸德北攻單縣,奪取朱驛口渡口;另一路由王光興統領,自歸德西進睢州,再轉北奪取考城渡;這兩路兵馬都以奪取黃河渡口為首要任務,並且相互策應。賀珍部主要的敵人是山東方面的清軍,王光興要防備的則是河南的清軍。最後一路也是全營主力,由李來亨親自統領,在歸德府城一帶居中策應,待另兩路兵馬得手後迅速渡過黃河,三路兵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向北。京殺去。
然而,賀珍部在奪取朱驛口渡口時,卻遭到山東清軍的頑強抵抗。率兵駐防在徐州的清貝勒屯泰收到單縣發來的緊急軍情後,立即率領滿漢騎兵四千餘自碭山出發,兩天時間趕到朱驛口,一下就出現在賀珍部的側後方。清軍疲憊,明軍更疲憊,加之朱驛口一帶是平原地形,沒有有利地形可供明軍依託,鏖戰一日,賀珍部戰死兩千餘,另有數千潰散,不得不放棄奪取朱驛口渡口,趁著夜色退走。清軍雖獲大勝,但也疲勞到極點,並沒有趁勢追擊。
賀珍的右路軍失利之後,忠貞營渡過黃河的唯一指望便是王光興統領的左路軍了。李來亨一邊命令賀珍帶領右路軍西進和王光興會合,一邊自己率主力繞過歸德府城,進至西北的寧陵。劉體純親自帶了一支騎兵越過寧陵,趕往民權,對付有可能出動的開封清軍八旗兵。然而就在李來亨部剛剛抵達寧陵時,後方的馬騰雲卻發來急報,安徽的清江南右提督庫恩布帶領步騎萬餘人突然自鳳陽北上,直奔歸德而來。馬騰雲說那庫恩布宣稱是要北上勤王,因為他手裡只有兩三千老弱病殘,根本無力阻止這支勤王的清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將訊息趕緊報過來,然後帶著手下還能跑得動的兒郎躲避清軍。
歸德府城還在清知府趙誠信手中,先前因為這個趙誠信雖不肯開門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