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部分(2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偶然,而是必然。

軍情司的調查表明羅倫等人並非受人指使,但這讓周士相更加意識到,“黃袍加身”恐怕已經不再是自己能夠阻止得了的。伴隨著鎮反擴大化和軍隊整編,軍中渴望自己稱帝的呼聲已經再難以強壓下去。

如果稱帝有利於這個國家向前推進,周士相不會反對。這次朝堂改制,固然是為了擴大太平軍在朝堂影響力,定下這個國家未來的基礎,但不可否認,這也是周士相為後人留下的制度。

他創造出了這個制度,也將親手將這個制度留給自己的繼承者。他不想讓自己的子孫有朝一日走上斷頭臺,限制君權,是他給後人留下的安全保障。只要這套制度在,他就不必擔心自己的子孫會頭腦發熱,想要大權在握。

周士相答應了郭之奇,只要定武帝同意,他將在下月初進京和長公主完婚。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

郭之奇回京之後,周士相原想渡江到揚州去視察江北方面收容流民的情況,不過卻接到了廣東巡撫廖瑞祥請辭廣東巡撫的奏疏。

周士相甚是擔心,以為廖瑞祥染病,不能任事,這才請辭,因此想著是不是將廖瑞祥接到江南來養病,他記得這位當初因為“反詩”下獄待斬的老人家鄉就是浙江紹興。

去年宋襄公就曾得過急病,著實讓周士相擔心了一陣。現在廖瑞祥再生病,亦讓他焦慮不安。

周士相是念舊之人,宋襄公和廖瑞祥是他起兵之後一直依重的兩位文人,現在一為兩廣總督,一為廣東巡撫,替他打理著廣東這個大後方,任勞任怨,不可謂不盡心。不管二人中的哪一個出了事,周士相都心中難安。

可是開啟廖瑞祥的奏疏後,周士相卻愣了一下,旋即很是訝然。因為廖瑞祥請辭廣東巡撫,並非身體原因,而是他坦承自己追隨周士相數年,已然厭倦每日置身於大量政務之中,故而不想再當官,而是想做學問。

廖瑞祥所言的做學問,乃是提出由他組織人手重修《元史》。

這還真是一門大學問。

不過周士相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元史》早在明初就已編修完成,何必重修?這不是吃飽了撐的麼?而且修史可不是什麼清閒事,實是一件浩大無比的工程,廖瑞祥放著好好的巡撫不做,卻要以年邁之身投入這項大工程中,實在是叫人難以理解。相較修史,巡撫要處理的政務,那恐怕是輕鬆的不能再輕鬆了。

周士相困惑無比,但當他仔細看過廖瑞祥的奏疏後,眉頭卻深深的皺了起來。

許久,他放下廖的奏疏,但腦海中思考的仍是這份奏疏所提到的大問題,一個大明開國之初就被刻意淡忘或者說忽視的大問題蒙元非中國,焉能為其修正史,視為中國正統王朝。

廖瑞祥認為當年太祖洪武皇帝起兵之時乃是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將蒙元視為胡虜,檄文有言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那麼建立在“驅逐韃虜”基礎上的大明朝便是繼承宋王朝的正統地位,而蒙元乃是外來政權,根本不能視為中國傳統王朝,因此明初所修《元史》存在重大失誤,必須重修,將元朝視為遼、金、西夏等異族政權,而非大一統的中國傳統王朝。

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廖瑞祥拿如今已是太平軍軍歌的《紅巾軍歌》舉例,歌中直言“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而明軍是紅巾軍的組成和繼承者,那麼顯然,在明軍眼中的蒙古人乃是胡兒,一個胡兒創立的王朝,卻被推翻他們的漢人王朝視為正統,並且還修史祭祀他們的帝王,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麼!

廖瑞祥認為這絕非太祖皇帝本意,因為太祖皇帝在賜高麗國書中直言“元非我類,入主中國百有餘年,天厭其昏淫,亦用殞絕其命。華夏潑亂十有八年,當群雄初起時,朕為淮右布衣,暴兵忽起。。。。北逐胡君,肅清華夏,復我中國之舊疆。”

又在賜日本國書中言:“上帝好生,惡不仁者。向我中國自趙宋失馭,北夷入而據之,播胡俗以腥羶,中土華風不竟。凡百有年,孰不與憤?”?

賜占城國書言:“曩者我中國為胡人竊據百年,遂使夷狄佈滿四方,廢我中國之彝倫。”

賜爪哇國書言:“中國正統,胡人竊據百有餘年,綱常既隳,冠履倒置,朕是以起兵討之。”

洪武年間頒行天下的振興文教詔書更是言稱:“自胡元入主中國,夷狄腥羶,汙染華夏,學校廢馳,人紀蕩然。加以兵亂以來,人習鬥爭,鮮知禮義。”?

在明軍大舉北伐時,太祖皇帝又在《諭中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