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漢復很是熱情的上前拉過唐三水,在一眾官紳百姓的注目下,昂首入城。為了安定城中居民之心,賈漢復特意下令朱大洪組織士紳百姓到城門觀看江南右軍入城,現在看來,效果十分的好。
江南右軍跋扈是跋扈了些,不過軍紀卻也嚴明,並沒有如一些人擔心的那樣,會像其它客軍一樣在城中擾民。這就讓賈漢復面上更有光,在給鰲拜的書信中,他還特意誇讚了江南右軍,稱之為百戰精兵。
。。。。。。。。。
推薦一位作者的新書《漢末皇戚》
?桓、靈二帝之後,東漢走向歷史拐點,漢祚真衰乎?人為還是天道?若未衰,自當續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位作者,自稱初中時就讀我的書,最喜歡施大勇。初時聽了這話,我很開心,但隨後我不開心了,因為他初中時就看我書,現在自己寫書了,這是不是意味著我老了?
這也是我所知道的第四位曾經看過我書的讀者,現在成為作者的了。我老了不要緊,只要還有更多年輕的漢本位新人作者湧現,我這老傢伙就死在沙灘上好了。
希望大家支援這一位新作者,給他一些收藏,一些鼓勵,他的文筆還是不錯的。
?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
本章為,半小時後更換。
手機客戶端讀者請稍後閱讀,如已開啟,則請稍後重新下載本章即可。
於百恩早前在駕前軍中只是小小書辦,未想膽量倒比在軍中任過百戶的湯效先壯了幾分。
湯效先心虛之處在於不應該在大枷上放牛肉,這條刑法大明律中可是沒有,乃他率性而為。倘若一開始就直接判那大師傅死刑,報上按察三法司,定個秋後問斬,雖給人酷吏觀感,倒也不失公正嚴明。
齊王殿下近年屢屢和下面說,亂世要用重典,故就此事讓湯效先給外界的印象是個酷吏,怕也不妨礙湯效先前程。但他一開始卻未如此雷厲風行,只判了枷首示眾,結果人被枷死,自是落了話柄。
事到如今,湯效先也不可能向外面的教民解釋,更不能賠罪,他乃嘉定知縣,一言一行都是代表朝廷,若是低下頭來向教民退讓,教民饒得了他,王法卻不會饒他。
“當斷不斷,反受其害。”
於百恩力勸湯效先馬上想辦法出城,調來駐軍鎮壓鬧事教民。早前主持清欠時,湯效先倒也是敢做敢當之人,曾調駐軍將王太后的母家給抄了,不過那件事不管誰人聽了,不管是非對錯,總會先誇一聲湯知縣不畏權貴。可如今於百恩讓他調兵鎮壓教民,事端一開,恐怕就有不少人頭落地。這和齊王說的要與民休養,恢復人口,少殺慎殺的精神有所不合。
湯效先拿不定主意,於百恩見狀,不由恥笑起來,說你也是殺過韃子,砍過韃子首級的人,怎的現在也生了菩薩心腸來?你不欲殺那教民,可那教民卻想殺你?不聞外面正在叫嚷要你湯知縣賠命嗎?
“不請大兵來,外面如何善後?暴民們衝進衙門來,你是要和毛一鷺一樣躲在茅房中不成?”
於百恩說的毛一鷺乃是當年天啟朝的江蘇巡撫,時東廠來無錫拿人,結果遭到暴民抗拒,連衙門都叫衝了。那毛一鷺就是躲在茅房中逃過一劫,事後不僅丟了官,更是落得個千古笑名。
“大師傅昨日才死,今日縣裡就來了這麼多教民,這訊息是如何傳的這麼快,這教民又是如何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誰組織的他們?衙役們說城中治安大亂,尋常百姓的營生都叫教民給砸爛,身為父母,你不為百姓做主,怕這怕那成何體統?再者,這教民瞬間就能集眾,你就不怕嘉定鬧出民亂?湯兄,我雖剛來此地,但也聽說你之前主持清欠時可是得罪了不少人,你就不怕這些人趁機要你的命?”
湯效先思來想去,這事恐怕真如於百恩所說那樣,於是不再猶豫,召來親信衙役兵丁,商議出城去府城求援。幸得衙門後身緊靠著北城,幾個衙役先溜到城外,用繩子把湯知縣和於百恩繫了出去。換了藍布衣服、草帽、草鞋,尋一條小路匆匆忙忙趕往府城。
丁喇東不知湯知縣已經逃出往府城,教民鬧起來後,他感到害怕,於是躲在家裡不敢來衙門。直到傍晚,才有教寺的人來尋他,說是衙門裡不見了湯知縣,要他出來代表衙門就大師傅被枷死之事商談賠償。大教寺的人提出了一些條件,有的條件丁主薄能答應,有的卻不能答應。
丁喇東好歹也是一縣主薄,縣裡僅次於知縣的人,偏生教寺的人根本不將他放在眼裡,咄咄逼人,只硬要他答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