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的讀書人措手不及,現在都不知如何是好。
再加上江南清欠和鎮反,被抓被殺的九cd是士紳,這就更加讓讀書人心慌。這般境地了,文廟和孔廟哪還有人有心思去拜,弄得不好,別又跟蘇州一樣,出個“哭廟案”。貢院這裡也只鄉試時人山人海,現在不是考試季節,自然也沒什麼人。
看著這般冷清所在,黃宗羲心生感慨,搖了搖頭,示意萬斯同隨他到東城逛逛。
東城那裡住的都是平民百姓,商業很是繁榮。街上人來人往,比之貢院那裡要熱鬧得多。黃宗羲在集市上看到不少新鮮物,都是從前沒有看過的,甚至還看到從嶺南各地運來的貨物。有幾家商鋪更是專門出售海外物品,問了之後,說是從安南運來的。
黃宗羲很是驚訝,不由和掌櫃打探起來。
“這位老爺有所不知,安南如今被我大明佔著,其地物產頗豐,尤其稻米頗香,現在兩廣那邊吃的大多都是安南的稻米。我這家鋪子主營的也是安南稻米,不過價格卻是比本地貴了許多,主要是運輸代價太大。”
聽了掌櫃所說,黃宗羲點了點頭,這家鋪子一看就是專門面對南都有錢人家的,不是一般米鋪。
有關太平軍佔據安南之事,黃宗羲也有所耳聞,但知道太平軍不是佔據安南全境,只是佔了安南沿海兩處港口。但就這兩處港口,就能將大量的安量物產運到中國,若是多佔幾處地方,豈不運來的東西更多?
想到這裡,黃宗羲卻又暗自搖頭,因為當初大明可是佔過安南的,但最終卻丟了那裡,可見安南不好佔,否則太平軍也不可能只佔了安南兩處港口。
再不知兵,黃宗羲也知道大明水師比安南要強,太平軍能佔安南兩處港口和水師過於強大有關。若真和永樂年間一樣全面佔領安南,只怕也是勞師無果的下場。
掌櫃的見黃宗羲等人不像買東西的,也不為意,笑道:“不過過幾年恐怕這安南稻米就便宜得多了,海路一通,這路上的耗費就比現在要小得多。”
“怎麼,現在海路未通?那你們這貨是怎麼運來的?”萬斯同有些奇怪。
掌櫃的解釋說海路通是通了,不過卻有風險,海上盜寇頗多,有本國的,還有西洋的,更有倭人,在水師未能全面肅清海上盜寇前,他們這些商人也不敢大規模從海上運貨。眼下江南的貨物只少數是走海路過來的,大半還是走的陸路,而且這陸路很多地方都荒廢了,十分難走,這樣一來,把貨物千里迢迢從廣東運到南都來,代價自然大了。
聽了掌櫃這番話,師生二人便都明白了。從這家鋪子出來後,看著不時來去的人群,黃宗羲沒有說話。
萬斯同見狀,猜測道:“恩師來此,莫不是為了察訪民情,瞭解民心?”
黃宗羲看了眼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搖頭道:“這裡你或許能看到民情,但你是瞭解不到民心的。”
“為何?”萬斯同不解,“這裡人員如此集中,不正是瞭解民心最好的地方嗎?”
黃宗羲道:“人多,不意味著就能知民心。”
“弟子不知,還請恩師道明。”萬斯同有些糊塗。
“市井之中,百姓都忙於爭利謀生,其心思都用到一個利字上面去,你如何知道他們心中如何想?”
“老師莫不成是想知道百姓對國事如何看?”萬斯同恍然大悟,明白恩師為何要出來了。
黃宗羲沒有回答弟子,而是指著不遠處一條小巷,說道:“我們去那裡轉轉。”
“好!”
萬斯同當下隨著黃宗羲往小巷裡鑽。吩咐隨行的兩個家人留在這裡等侯。
這是條僅容一輛馬車能過的小巷,巷裡空空蕩蕩的,沒有人活動,因此非常寧靜。一走進小巷,萬斯同就覺有一種與外面熱鬧截然不同的安寧之感,彷彿自己的靈魂也找到了一個休息的地方一般。
師生二人就在這巷中慢慢走著,過了片刻就走到巷中,前面卻有一輛馬車過來,頓時,師生二人站在那裡不知所措,因為他們與馬車無法同時過去。
見趕車的是一位老人,車上滿載著日用雜物,黃宗羲便示意萬斯同往回走。
二人剛走了一會,車上的人卻喊住他們道:“二位若是要過去,何必回頭。”
聞言,萬斯同停下腳步,轉身對那趕車人道:“這裡只有那麼寬,我們不回頭,難道要你回頭麼?”
黃宗羲笑而不語。
車伕聽後,在車上笑道:“我自然不好回頭,不過俗話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們從我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