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周士相的意見,趙四海趕到駐地設於保靖南謂州的剿匪衙門後,及時總結各部先期剿匪經驗,結合大帥所擬剿匪策略,把大庸、永順、盧溪、鳳凰、辰溪等16個州縣劃為中心區,龍山、桑植等八縣劃為邊緣區,先集中力量進剿中心區土匪。
剿匪衙門同時廣泛組織漢土民夫青壯8萬餘人,為部隊帶路、送信、送糧,配合搜山。在軍事進剿的同時,展開政治攻勢,向匪兵家屬解釋太平軍政策,動員他們勸親人下山交出武器自首,主動報告匪情。在此過程中,個別地區出現極端事例,拿匪兵家人要挾,若不來歸,則殺家人,致使數百匪兵家人無辜被殺。
政治攻勢最重要的一點是對來附土兵,即新漢人的團結和重用,其中曾於明朝有功的土兵得到了太平軍的重視,為其提供錢糧、衣甲兵器進剿。
上到土官土司階層分化,下到土人奴隸的分化,制定分割槽責任制,在太平軍的軍事和政治雙重打擊之下,很快,中心區進剿奏效。
10月至12月,太平軍攻克永順五連洞,生擒匪首土司麻海;在保靖野竹坪消滅清南謂都司羅國龍所率土匪三千餘;圍殲盤踞芷江東北角的土司彭大麻子匪部四千餘;合殲沅陵鳳鳴山一帶2000多名土匪,擒獲匪首龍嶺。除這些大匪外,又殲小匪十數部,斬級數千。至十二月底,太平軍共計斬殺土匪兩萬四千餘人,解救漢人男丁六千餘、婦人兩萬餘。強制遷移土人三萬七千餘,殺土人四萬餘,主動來附土人七萬有餘。
剿匪衙門統計,自湘西靖寇以來,共焚燬土寨125處,房屋數以萬間計。斬土官36人,綠營將領9人,潛逃清官25人。至十二月底,剿匪過程中,太平軍陣亡3900餘人,新漢兵5000餘。另有千戶以下將領18人陣亡,土官4人。
軍帥府及各鎮將領對於大帥調撥如此多的兵馬用於剿滅土司武裝頗是不解,若將六鎮兵用於貴州或湖南、湖北其餘地方,短時間內定能繼續擴大戰果,甚至有望奪取兩湖地盤。(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
用兵貴州,亦或用兵兩湖未定府縣,的確以讓太平軍短期地盤大為擴大,甚至可以單獨佔有兩湖。如此,僅太平軍一家就擁有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省,單論面積而言,便是次僅於清廷的第二大勢力。問題是,奪取地盤不難,如何守住、如何治理卻難。
周士相沒有足夠兵力用於湘、鄂鎮守,也無足夠合格官吏用於兩省治理,因此他就算拿下兩湖,沒有數年時間也是無法消化這個勝利果實的。且到時他面臨的就不是單一憑藉地利封鎖雲貴清軍,而是要在湘黔、桂黔、湖北、湖南四個方向同時面對清軍的壓力。
四面同時受敵,以現在的太平軍兵力和實力而言,是無論如何也撐不下來的。一發而動全身,四面只要有一面失敗,其餘三面便都要被影響。所以周士相需要一支友軍替他分擔兩面或至少一個方向的壓力,闖軍餘部夔東兵無疑是個好的選擇。
周士相和夔東兵定下的協定是太平軍只取湖南的靖州、保靖州、沅州、辰州、常德,其餘府縣由夔東兵負責奪取佔領。其中湖北重鎮武昌和湖南重鎮長沙將由兩軍合力攻取,事成之後,太平軍讓出常德,以湖北全省供夔東兵養兵。而湖南方面,除上述已被太平軍佔領的州縣外,湘南的全州、永州、衡州、寶慶四府也歸太平軍,餘下各府歸夔東兵。
如此,就在確保湘黔邊境的前提下獲得稍加富饒的湖南四府錢糧支撐湘黔一線太平軍用兵。而夔東兵也能憑藉一個半省的地盤獲得喘息和體整壯大之機,一方面替太平軍撐住北方戰線,吸引北方清軍注意力;另一方面又能夠有力量支援湘黔邊境的封鎖。
周士相承諾在夔東兵入兩湖之前,由太平軍獨立應對貴州方面清軍壓力,所以周士相必須肅清湘黔邊境的土司力量,確保湘黔邊境被太平軍牢牢封鎖。否則任由這些土司武裝力量存在,始終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再者,周士相也迫切需要這些土司控制下的青壯人口補充太平軍,也需要人力恢復湘西被破壞怠盡的生產。
與夔東集團的談判,周士相付出了最大的誠意,某種程度上他為太平軍謀取的地盤是在孫可望經營湖南防線的基礎上確定,也竭力壓制了部下們對於擴大地盤的渴望,壓制了自己內心對於太平軍獨擁四省的**。
貪多嚼不爛,多大的碗盛多少飯,吃的多了,那胃子可撐不住。
正如為湘西平匪制定中心區、邊緣區一般,廣東同樣是太平軍的核心區域,而廣西和新佔領的湖南數府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