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齊豪不解的看著周騰鳳,不明對方想說什麼。
“當年李自成十八騎出商洛,短短數月可就聚起了幾十萬兵馬。”周騰鳳輕笑一聲,“夔東兵若能脫困,別說現在還有三五萬人,便只幾百人,我也敢斷定他們也能捲起十幾萬人的聲勢來。”
聞言,漳平伯周金湯不屑道:“裹挾來的兵馬頂的什麼用,夔東兵流賊底子,又能幫上什麼大忙。”
話音剛落,卻聽周士相那邊輕咳了兩聲。周金湯怔了下,卻見鐵毅等人不懷好意的看著自己,頓時醒悟,這太平軍不也是以流賊之道起家的麼。自己說夔東兵不頂用,不是變相說太平軍不頂用麼。
威遠侯郭登第上前岔開這話題,反問周士相道:“大帥接應夔東兵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和咱們一同封堵貴州,可夔東兵也不是傻子,他們會願意幫咱們?”
“他們會願意的,因為本帥會給他們一塊很大的地盤,一塊他們做夢都想擁有的根據之地。”
周士相給出的條件很簡單,也很誘人,他帶太平軍去破開湖北清軍針對夔東的封鎖,但是夔東兵想出來就得先幫他對付雲貴清軍,而周士相給出的條件就是湖北和湖南這兩省的地盤。只要夔東兵肯助他一臂之力,兩湖地盤周士相拱手相讓,反正他現在也沒有能力吞下兩省,反不如做個順水人情讓給夔東兵。這樣,有了穩定地盤的夔東兵便能逐漸壯大起來,成為另一支讓清廷頭疼的抗清力量,而不是和現在一樣半死不活,束首待斃。
周士相不擔心夔東諸將會食言,因為他們想要在兩湖呆下去,就必須和太平軍一起對付雲貴的清軍,要不然,清軍一旦從貴州衝出來,首當其衝的不是太平軍,而是他夔東十三家。這世上,吃進肚子的東西,可是沒有人願意再吐出來。突然從夔東那片窮地方來到兩湖富庶之地,夔東諸將也不可能甘心再回到從前那種過苦日子。
當然,周士相絕對不會做賠本的買賣,他放夔東十三家入兩湖的最根本目的還在於他需要他們的支援。
周士相要擁立唐王監國,而夔東這些大順軍餘部其實和金廈的鄭氏一樣,都是擁唐派。
。。。。。。。。。。。。。。
作者注,有關夔東十三家之事,有不清楚的讀者可以自行搜尋,骨頭不多做介紹,不然有湊字騙錢之嫌,因為沒有幾千字是無法交待清楚的。
(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
從來,永曆朱由榔都不是周士相願意擁戴的皇帝,因為這個皇帝太讓人失望,他想擁立的是末唐王朱聿鍔。
永曆從肇慶跑到廣西時,唐王在臺山堅持抗清,他從來沒有想過投降,也沒有想過跑。拿下香山後,周士相派徐應元去了一趟台山拜見唐王,徐應元回來後告訴他,台山大旱,軍民無糧可食,唐王身為親王卻和軍民一樣忍飢挨餓,餓的眼眶子都深陷了下去。即便如此,唐王也在堅持,沒有想過和永曆一樣逃跑,更沒有放棄抗清。
周士相發出勤王號召,又是唐王勸說虎賁將軍王興響應周士相勤王。周士相請唐王去廣州,唐王卻不願去,他讓徐應元帶了一句話給周士相,說他此生只願呆在臺山和汶村軍民在一起抗清到最後,除此,他無任何奢求。
那刻,周士相堅定了要擁立唐王抗清的念頭。他知道,唐王不會讓他失望——因為他相信,即便沒有他的存在,兩個哥哥都為大明殉了國,剩下的弟弟依舊能為大明殉國!
所以,唐王是一個有氣節的人,一個有氣節的人哪怕再無本事,他也不會怕死,如永曆那般遇事即拋棄追隨他的軍民只顧逃跑。
不怕死這一點,便足夠周士相率領太平軍將士擁立唐王了。
擁唐、擁桂、擁魯。。。。
周士相從來不考慮擁立唐王會給現在的大明帶來什麼樣的混亂,因為現在的大明已經徹底混亂;
他也不會考慮棄國出逃至緬甸的永曆會如何看待唐王取他代之,因為永曆已經不重要,在他棄國出逃那刻起,永曆已經沒有資格再成為大明漢家軍民的共主。
他更不會考慮所謂人心,因為人心已經絕望。
大明需要一個新皇帝,一個能夠帶領仍在堅持抗清的大明軍民戰鬥下去的皇帝,一個能給天下人希望的皇帝。
這個人,周士相選定了,便是唐王!
周士相的意志就是太平軍的意志,是兩廣軍民的意志,所以太平軍將擁戴唐王。
擁唐一事,周士相有一個天然盟友,那便是金廈的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