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軍報後,周士相點頭道:“高進庫降了,雷州現已被第二鎮全部控制,第二鎮的丙旅已推進至高州和欽州交界的永安所。”
董常清聽後長舒一口氣,高興道:“高進庫一降,總督大人便失去最大的依仗了,想來也應該識時務了。”
周士相卻是冷笑一聲,道:“我倒希望連城壁不識時務。”
董常清有些愕然,不解道:“大帥何出此言?”
“朝廷可還沒讓本伯節制兩廣軍政。”
周士相搖了搖頭,也不知郭之奇為自己請封王事辦的如何,要是永曆真是捨不得拿親王相酬,也不肯給自己節制兩廣軍務的名頭,自己倒能坦然繼續勤王,畢竟他周士相不是為了朱家天子賣命,可麾下這幫將領們怕是不會這麼想。
前一陣蔣和在周士相面前還嘟囔大帥封了王,他和葛義這幫大樵山的兄弟也能弄個侯爺、伯爺,甚至是國公做做,說什麼大夥提著腦袋跟著大帥幹,為的不就是升官發財,封妻廕子麼,若是那個朱家皇帝不能讓他們如願,他們又何苦替這沒擔當的皇帝賣命。
命是自個的,江山是他朱家的,你姓朱的不要,咱們憑什麼替你守著。要咱們替你守也行,高官厚祿你得拿出來!
蔣和就是這個想法,太平軍數萬人中,和周士相這個統帥有一樣想法的寥寥無幾,甚至是屈指可數,而和蔣和持一樣想法的卻是佔了絕大多數。
周士相無法指責蔣和這個想法有什麼不對,他們賣命付出就應該得到回報,畢竟,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的人,歷史也是由他們創造,而他們是再普通不過的人,家國大義於他們而言,頂不過一日三餐吃什麼。
周士相不是言而無信之人,他一直記著當年他在大樵山對眾兄弟許下的諾言,他不會食言,他要這幫跟隨自己賣命的兄弟有好下場,他不想讓他們帶著對朝廷和皇帝的失望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