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2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信手臂後展,然後用力前掠,刀鋒劃出的軌跡直奔當面太平軍的左前胸,只要砍上,雪亮的鋒利刀刃就將在他胸口劃開一道絕對致命的豁口。然而長刀還未抵及,他突然感到自己的後背傳來鑽心的巨痛,就那麼一瞬之後,他覺得自己的視線開始升高並且異樣的翻轉起來。

天旋地轉之中,馬忠信看到下面一具無頭的身體坐在馬上賓士而去,再接下來,他的雙眼微微合攏了,世界變成了黑色,他的首級落到了地面上。

清軍騎兵覆沒,兩千餘騎兵活著從戰場上逃回梧州城的只有兩百多人,而一直企盼胡大保佑的馬四巴巴此刻已是縱馬飛奔在逃往柳州的路上。戰馬將馬四巴巴顛得老骨頭都要碎了,可馬四巴巴卻依舊咬牙撐著。

騎兵的覆沒成了壓倒清軍步軍數個方陣的最後一根稻草,蒼梧道李本晟的桂林兵最先崩潰,而那些一直在後督陣的馬雄標兵此刻早已不見了身影。撫標副將李茹春也拋了下部眾拼命往回跑,但他沒有逃進梧州城,而是和馬四巴巴一樣往柳州方向逃了過去。

被潰兵裹挾著一路逃跑的李本晟看到了仍在率部拼死抵抗的戴良臣,亂軍之中他想靠向對方,可那些潰兵卻將他一路帶得更遠,始終不得逃往戴良臣軍中。(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上)

城外的大敗令得梧州城頭觀戰的廣西右布政使董應魁、左布政使張自昌、按察使許文秀、巡按張所養、梧州知府祖澤濶等人心驚膽戰,眼看著回兵、漢軍、綠營被太平軍一邊倒屠殺,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按察使許文秀倒是發狠要帶城中僅存的千餘營兵出城解救敗軍,接應都統戴良臣等部退回城中,可那些營兵哪敢出城。許文秀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可營兵們卻對擺在面前成箱的銀子一點也不心動。銀子是好,可總要有命拿,城外打的那麼慘,他們頂上去還不是送命的多。

城中的兵不敢出城,城外的兵又一敗塗地,董應魁甚至想到了城破後自己的下場,張自昌等人或許能保下命來降了明軍,可他是漢軍鑲黃旗出身,落在明軍手中能有好?

巡按張所養也是漢軍旗出身,這刻也害怕的很,然而卻沒有跟董應魁一樣絕望,而是咬牙拉著祖大壽族子、梧州知府祖澤濶下了城頭,抓緊時間動員全城百姓上城助防。現在城中就千餘營兵,若是再不組織青壯上城協守,一旦太平軍攻城,城中哪有足夠的兵力防守。為了讓百姓們出力,張所養和祖澤濶派人在城中到處宣揚太平軍是土匪,入城後要屠城,到時雞犬不留,男女老少一個都不得活。在他們的欺騙和恐嚇下,城中百姓不得不組織青壯上城助守,使得城頭可用人手添了數千人。

城外,太平軍完全是摧枯拉朽般殲滅清軍敗兵,戰至傍晚,太平軍終於收兵,而最終逃回城中的只有漢軍都統戴良臣所部,另外還有一些綠營殘兵,加起來不到兩千人。

蒼梧道李本晟所統的桂林兵全軍覆沒,其本人也在亂軍中不知下落。潯州兵備道張繼曾、柳州守備田升龍、南寧副將劉廣恩等將領也都陣亡,他們帶來的兵也被太平軍殺傷怠盡,被殺被俘的清軍足有萬餘眾。

大勝的太平軍沒有立即攻城,而是開始清理戰場,並且強令那些俘虜開始挖掘壕溝,看架勢好像是對梧州作長期圍困打算,這讓城頭上的清軍都是鬆了口氣。他們不怕太平軍長期圍困梧州城,因為城中的存糧足夠他們守上半年有餘,有這半年時間,援軍怎麼也能趕到。他們只害怕太平軍趁勝進攻,不給梧州任何喘息之機。

漢軍都統戴良臣卻不這麼看,他望著夜色中打著火把清理戰場的太平軍,望著那些拿著太平軍發給的鐵鍬拼命挖土的自家敗兵,一顆心沉到谷底。他不相信城外太平軍的將領會犯傻,在重創梧州清軍主力後會做什麼長期圍困打算,因為他們從廣東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勤王,解救西南的明朝皇帝,時間對於他們非常寶貴,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將時間浪費在什麼圍城上,故而他們驅使俘虜挖掘壕溝肯定有其它用意。但這用意是什麼,戴良臣一時卻未想到。

馬雄的戰死讓戴良臣成了梧州城中的最高將領,雖然城中有兩個布政使在,可他們是文官,所以梧州的城防只能由戴良臣負責。戴良臣現在唯一的期望就是桂林的巡撫陳維新在接到梧州敗訊後能立即派來援軍,同時向入滇的提督線國安發去八百里加急快報,請線督立即率師回援。如此,廣西戰事還能相持下去,只要能堵住太平軍的勤王之路,雲南那邊最多半年就可分出勝負,只要擒住了朱由榔,到時太平軍不敗也得自敗了。

反之,若太平軍攻下梧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