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不對。不對在哪,他一時又想不起。兩個同伴也停了下來,常年在山上生活的人對於危險都有警惕。
就在雷姓山民想要四下看一看究竟哪裡不對時,突然他覺得自己的後背被什麼東西頂住了,然後就見有人從四周露頭。
“你們是什麼人?清軍的探子?”
問話的是丙旅的一個哨長。丙旅是完全按照戚家軍軍制所立,因此旅裡的軍官銜稱和太平軍的有所不同。這哨長相當於太平軍中的隊正。
幾個持火銃的戚家軍士兵拿銃頂著雷姓山民和他的兩個同伴,這些戚家軍士兵身上都披著樹葉子和草編成的偽裝物,腦袋上的帽子也戴著由樹葉和青草編成的圓環。如此趴伏在地上,不走近了看,很難發現他們。
雷姓山民的兩個同伴被突然冒出來計程車兵嚇壞了,一句話也說不出。雷姓山民好歹還鎮靜些,慌忙搖頭,連說自己是山上的採藥人,絕不是什麼清軍的奸細。
那戚家軍的哨長走到雷姓山民前面,仔細打量了他一眼,拿他的手細細看了後,便吩咐手下將這三人先帶到一邊看押起來,等戰事結束再放他們離開。
明軍不殺他們已是祖上修來的陰德,雷姓山民和同伴哪敢反抗,很老實的跟著這些明軍士兵到了他們看押的地方——一棵歪脖子樹下。
一路過來的時候,他們終於知道這林子為什麼不對了,因為這山上藏著的可不是剛才那一夥明軍,而是有好多人。所有人身上都披著草和樹葉織成的偽裝物,只怕不下千餘人。這麼多人藏在林中,身上又全是偽裝物,這林子自然和從前不一樣。
那些偽裝的明軍士兵一隊隊的在山林中掩藏,喝著皮囊裡的水,啃著手中的乾糧。山林很大,明軍很多,卻聽不到半點喧譁聲,甚至打嗝的聲音都沒有。
靜,實在太靜了,靜的讓雷姓山民他們都有些震驚。
因為明軍只是將他們看押,並沒有要殺他們的意思,看押他們計程車兵也說等會戰事結束後就放他們回去,並且對他們態度也不兇狠,所以三人很快就鎮定下來。過了一會,一個張姓年輕山民就忍不住好奇問雷姓山民道:“雷二,這些明軍躲在這裡幹什麼?”
雷二白了他一眼,道:“這你都看不出來?當然是打埋伏了。”
“打埋伏?打清軍的埋伏?嘿,這下咱們有好戲看了,我長這麼大,還沒看過打仗呢。”
張姓年輕山民滿臉都是興奮,一點也沒有這裡馬上就要打仗的恐懼感,反而很是期待。
雷二和另外一個同伴見了都是無語的很,他們可沒有張姓山民這般好心情,年輕人不懂事,他們能不懂事?這仗要是打起來,刀槍無眼,誰個保證他們就有命活下來?(未完待續。)
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
三戰三捷後,於世忠毫不猶豫的下令後撤。丙旅官兵撤到了宋家窩樓後的玉萌山上,於世忠準備打一場伏擊戰。為防清軍發現,丙旅沒有生火埋灶,而是官兵一起就著冷水吃著乾糧。
趕到北線統一指揮的清左翼總兵全節對於明軍的突然後撤很是不解,在連派幾撥探馬確定明軍後撤消失後,他一方面將情況向線國安通報,一方面命令左翼副將劉得勝、漢軍旗參領齊萬年領所部為前鋒,全節領大營兵和降將周國定、陸三香等部居中,徐天佑、佟正樑等部居後,諸部合約一萬四千餘兵向北搜尋挺進。
不論那支打著“戚”字大旗的太平軍是不是重組的戚家軍,全節都不能容他就這麼安然退走。北線接連吃了三次敗仗,若不能將這支明軍重創或消滅,軍心士氣便無法挽回。且這樣一支能打的明軍始終如狼一樣在清軍身側遊蕩,終不是好事,而且線督下一步用兵方向是桂林,這支明軍就是橫在清軍面前最大的障礙。既然遲早要與他們交手,那不妨現在就動手。耽擱的久了,誰也不知道廣西戰事會有什麼變化,畢竟清軍的糧草有些吃緊,而柳州的明軍卻還有一戰之力。
線國安接全節報後,小北山上最後一個抵抗的明軍已然倒在清兵的長矛下。王勝那邊也擊潰了柳州出城增援的明軍援兵,小北山之戰清軍已是大獲全勝。線國安奪取小北山的目的並不是攻打柳州城,而是鎖住柳州的明軍,他真正的目標是北邊的桂林,只有拿下桂林,他才能將刀尖剌向湖南太平軍的腹部,和平郡王羅可鐸一起夾擊湖南太平軍,徹底打通貴州和北方的聯絡。
據明軍俘虜供稱,入湖南的太平軍是其主帥賊秀才親自率領,其所帶兵馬也是太平軍西征勤王的主力,因此線國安對於拿下桂林越發心熱。全節來報率部北進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