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3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招呼打趣起來。黨守素他們一一笑著招呼。縣衙內高懸的那塊牌匾早被打碎,大堂內無關緊要的東西也都撤了,要不然實在沒法讓上百號人坐在那議事。

李來亨、劉體純、塔天寶他們看到黨守素來了,忙示意他過來坐。上百號人雖亂,可坐的地方卻是有講究的,忠貞營闖軍餘部的都坐在了右邊,搖黃十三家和另外一些頭領則坐在了右邊,雙方徑渭分明,但是卻相互聊得不亦樂呼,要不是馬上有要緊事商量,恐怕當場得走一大半喝酒去。

袁宗第朝劉體純打了個眼色,劉體純便起身道:“各位當家的,都靜一靜了,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咱們便議正事吧。”(未完待續。)

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

劉體純話音一落,便有當家的喊道:“皖國公發了話,大夥便靜靜吧!”

“旁人面子不給,劉二虎的面子可不能不給,都給老子靜了!哪個再敢嚷嚷,老子撕了他嘴!”

搖黃十三家的首領武大定也喝了一聲,他當年是明朝悍將賀人龍的部曲,跟著賀人龍著實幹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這會年紀雖大了,可依舊是個火爆性子,喝完就怒目瞪著一眾還沒有靜下來的首領們。那幫首領被他這麼一瞪,不給面子也要給面子,忙各自收了話頭端坐起來。

袁宗第見了,心下不由好笑,說起來他們這些大順軍餘部和武大定可是有死仇的,當年賀人龍殺了不少農民軍兄弟。不過此一時彼一時,當年又有誰能想到他們這些造崇禎爺反的流寇日後會成大明朝的官軍呢,所以和昔日仇人坐在一塊議事,也是見怪不怪,早就適應了。想到這二十年來戰死的弟兄,袁宗第沒來由的有些英雄氣短,在心中暗自唏噓了一番。

皖國公和劉二虎都是說的劉體純,他本名劉體仁,號飛虎,因排行老二,所以外人就呼他劉二虎。皖國公則是明朝隆武帝給劉體純的封號。

劉體純笑著搖了搖頭,揚聲道:“各位給面子叫聲二虎便行,那皖國公就不必喚了,都是自家兄弟,弄那麼生份做什麼?再說了,在場的哪個不是國公侯爺,這真要稱官號,大夥恐怕也分不清誰是誰,別正事沒議,大夥光顧認人了,那這會要開到哪天算完。”

這話惹得堂中眾頭領一陣鬨笑,李來亨他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在座的頭領大半都是有明朝封爵的,如李來亨是明朝的臨國公、袁宗第是靖國公,賀珍是歧侯,王興是荊國公、郝搖旗是南安侯、馮啟鳳是新化伯。。。。。公侯伯一大幫子,但你要誰把這些封號都記住,卻是一個也不能。再者,忠貞營這幫大順軍餘部也好,搖黃十三家那些土寇也好,沒多少真把明朝封號當回事的,平日裡都是直呼姓名或稱外號,都是大老粗出身,除了在文官面前,要不然哪個吃飽撐的叫你國公叫他侯爺的。

眾人鬨笑過後,劉體純接著說道:“天子棄國出逃緬甸的訊息,大夥已是都知道了,這個我也不多說了,下面要說的是唐王監國的事,這事關係可大,我和小老虎、袁宗第、郝搖旗他們做不了主,所以便將大夥一塊召來,大家群思群策,看看咱們是響應這個唐王監國還是繼續奉永曆皇帝為正朔。”

說完,袁宗第起身對大夥道:“把大夥召集來應城其實也不是我和小老虎的意思,而是監軍潘公公和洪部院的意思。現在天子棄國,朝廷下落不明,太平軍提出唐王監國這麼大事來,我們都是粗人,不知道箇中厲害,所以我和小老虎想請潘公公和洪部院替咱們主持這場大會,大夥意下如何?”

“理該如此!”

袁宗第意讓太監潘公公和洪部院來主持大會,按道理,堂內都是大老粗,最看不上的就是太監和文官,可是袁宗第把意思一說,眾人竟是沒一個反對的,反而齊聲叫好。之所以如此,卻是那潘公公和洪部院非一般閹人和文官可言,而是二位真正的英雄。

潘應龍原是永曆內廷的司禮秉筆太監,去年清軍大舉進入西南,晉王有意派人去川中聯絡十三家,好從後面牽制清軍,潘應龍聞聽此訊息後便向永曆自請出使川中。永曆大喜之下便命潘應龍為忠貞營監軍太監,讓他秘密前往川中。

潘應龍到川中時,正值大學士文安之組織的第一次攻打重慶之役失敗,就在文安之洩氣之時,潘應龍卻是打起精神前往各家聯絡,途中吃了不少苦頭,終是憑著一腔忠君之心說動了十三家再次組織兵馬攻打重慶。雖說二攻重慶因為二譚叛變工虧一側,但此間過程潘應龍的表現各家頭領都是看在眼裡,均是佩服不已,對這個沒鬍子的潘公公沒的說。

那洪部院卻是說的以兵部右侍郎銜頭總督川楚的部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