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猶是世祿之裔,即不為僕憐,獨不念先帝呼?即不念先帝,獨不念二祖列宗乎?即不念二祖列宗,獨不念己之祖若父乎?”這些句子一次又一次地撞擊他的心靈,令他難安。
吳三桂有些可憐朱由榔,並不是因為朱由榔在信中說:“不知大清何恩何德於將軍,僕又何仇何怨於將軍也,將軍自以為智而適成其愚,自以為厚而反覺其薄,奕而後,史有傳,書有載,當以將軍為何如人也!”而是因為他感到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是受時局所迫,從來不是自己真心想要走的,就如現在將朱由榔接回來,也從來不是他的本意。如果他可以選擇,他寧可朱由榔永遠呆在緬甸,自生自滅去。可是局勢的變化卻讓他不得不將人接回來,甚至還有可能再次反正歸明。16年奮鬥,到頭了又回到過去,吳三桂不能不感到唏噓,造化弄人。
吳三桂不知道如何回朱由榔這封信,他思前想後,好不容易把朱由榔弄回來,如何能讓他絕食而死。但卻不知如何說服他,難道當真告訴朱由榔,他這大清的平西王現在在觀望下注,已經押了寶在他身上?只待東南分了勝負,就會再擁他做天子?這肯定不行!
吳三桂拿不定主意,便找來洪承疇、胡守亮、方獻亭、夏國相等人商量此事。除了洪承疇外,其餘人都是他的心腹之人,並不慮事情會走漏。洪承疇到後,掃了一眼吳三桂的一干部下,卻讓他去將馬寶找來。
吳三桂不解為何找馬寶來,洪說馬寶乃大西諸降將之首,又是猛將,將來不管是反正還是不反正,總要依賴馬寶,所以此事需讓他知道,讓他參與進來,如此可起收心之效。吳三桂聽後覺好,便命人召來馬寶。
馬寶到後,眾人已看過朱由榔的信。夏國相將信遞給了馬寶,馬寶不大識字,方獻亭便為他讀了,又告知王爺已秘密迎回朱由榔一事。
馬寶聽後吃了一驚,旋即便是落淚,他對永曆帝有深厚感情,只道吳三桂定會殺天子,於是“撲通”跪在吳三桂面前,哭求道:“請王爺開恩,饒天子一命!”
“馬寶將軍快快起來,本王何時說過要害天子?”吳三桂將馬寶扶起。
“那王爺?。。。”
馬寶有些不解。吳三桂看了眼洪承疇,洪承疇微一點頭,吳三桂便將欲擁朱由榔反清一事告訴馬寶。
“只是眼下還不能舉旗,須待東南局面定下。”胡守亮道。
“這是自然,我馬寶雖是粗人,可也知這事關重大,關係我等十數萬將士性命,如何能草率。”馬寶抹去眼淚,他能理解吳三桂的做法。如果換他是吳三桂,恐怕也會做這兩面下注之事。
方獻亭道:“有了永曆帝,我們便有了與清廷抗衡的籌碼,也有和gd政權相抗衡的籌碼。”
馬寶聞言再次困惑,方獻亭搖了搖頭,道:“和清廷、gd相比,我們勢單力薄,是三方勢力最弱小的一方,所以我們必須有天子在手,如此才有大義大手,否則,我等最後只是為他人做王下前驅而矣。若這樣,又何苦來哉?”
胡守亮補了一句,他道:“若不擁朱由榔,我們不管與那兩家誰抗衡,不利的終是我們。”
馬寶聽懂了,點了點頭。夏國相卻皺眉道:“可是眼下不能告知天子詳情,天子卻要絕食,如何辦?”
(未完待續。)
第七百九十一章 漢將
方獻亭道:“這事卻是有些棘手,得有人去勸天子。”
夏國相問道:“何人去勸?如何勸?”
方獻亭沒有說話,而是看向吳三桂。眾人這會也都看向吳三桂,除了吳三桂親自去勸,他們想不到更好的人選。
吳三桂不想去見朱由榔,可眼下似乎只有自己能去勸,派別人去,未必能安得了朱由榔之心。看洪承疇樣子,似乎也有此意。
正當吳三桂開口準備說那就他親自去一趟吧,胡守亮卻突然說道:“其實我以為王爺未免將朱由榔看的太重,王爺真擁了他,誰敢保證他對王爺沒有猜忌之心?說句不好聽的,就現在我們的做法,朱由榔將來只會認為王爺是第二個孫可望,對王爺絕不會有真心。”
聞言,夏國相深以為然道:“是咧,我也是這麼想。照我說,不如不擁朱由榔,殺了他,待東南勝負分出,若順治輸了,王爺自己舉旗反清便是,何必還要頂著個朱由榔。”
此言令眾人一驚,馬寶惶恐,害怕吳三桂真聽了大女婿的話要殺天子,正要為天子說話,方獻亭卻開口了,他道:“夏將軍此言荒謬,乃自取滅亡之道!。。。王爺當年引清兵入關,滅李弱明,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