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3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玉臺寺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一下湧進數千人,寺中明顯擁擠不堪。平日供香客居住的知客房都被女人和孩子住滿,老人們則住在各處佛殿中,大雄寶殿除了關著寺中那百多名僧人,更是住了三四百老弱,白天還好些,晚上睡覺時都是人挨著人,頭靠腳。殿內的氣味更是燻得人想吐,老和尚棲林最是受不得這味,可也只能忍著,盼著大清兵趕緊殺上山來把這些該死的土匪和刁民全送進地獄。

前些日子被清軍所殺的營民屍體都在山下,這會都被清軍掩埋了,否則烈日之下必生疫病。清軍也是人,疫病一起,他們同樣也會染上,故而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他們都要收屍。

撤往玉臺寺時,趙四海率人搶回了一些受傷的營民,屍體卻是沒法搶了,在山上抵禦清軍進攻時,又死傷了數百男人。死了的都抬去埋了,沒死的卻是受了大罪,被用作臨時安置傷員的天王殿裡哀號一片,但凡聽見那些傷員哀號的人莫不心碎,心碎同時更是恐懼,唯恐撐不到援軍到來。

趙四海曾要下狠心將傷員全部處死,免得他們在那動搖軍心,可宋襄公堅絕不同意,他道我們已是絕境,全營上下皆知事態,這會大夥都是抱成一團,存了萬分之一希望和清軍死耗,你這會若是將傷員處死,他們作何想?當日周千戶又是如何對他們許諾!真要做了,只怕不用清軍來攻,我們自個就要亡了。

想到周士相對入營的軍士和老弱做出的“傷了我們給治,死了我們給埋的”承諾,趙四海便打消了這個瘋狂念頭。連續幾天趙四海都堅守在一線,這會熬得是兩眼通紅,可卻不敢鬆懈半刻,旁人能去睡,他不能,因為他清楚,他這個試百戶眼下不僅是手下士兵和保安隊員、庫軍的支撐,更是那些老弱婦孺的支撐,他若撐不住,大夥便誰也撐不住了。

守到現在,後營還能牢牢佔據玉臺寺,不是靠得營兵們如何勇猛,而是靠得大夥團結一心,靠得是那口不想死的心氣。這口心氣若不在,這山上的人便沒一個在了。

唉,也不知千戶大人這會到了哪裡?

實在有些疲倦的趙四海將刀輕輕解下放在腿上,靠著一塊石碑上閉上雙目,他實在是累了。

山下,依舊是黑洞洞一片,遠遠能看見清軍營中生起的篝火。(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

“快,前面的再快些,再快些!”

“手腳都利索些,馬上就要爬上去了,都加把勁,磨蹭蹭的是不是不想要功勞了!”

玉臺寺後山的陡硝山林中,200名清兵正吃力的向上攀爬著,最前面的是口中含著刀的150名綠營兵,緊跟著的則是背上負著銃的50名漢軍旗兵。陡硝的山石實在是難爬,雖然隱隱是有那麼一條道在,可摸黑走在上面還是太過危險,好幾次都有清兵失足險些滑落下山。

一個旗兵更是倒黴的一腳踏上一條盤在那的烏蛇,要不是邊上的同伴看著不對,及時拿刀砸了過去,恐怕他這條命多半就要扔在這裡,饒是如此,也把這旗兵嚇得夠嗆,事後後背冰涼一片。

指揮這些清兵的是鑲藍漢軍旗佐領蘇獻亭,此人是平南王尚可喜從遼東帶來的親信包衣,奉尚可喜之命留在新會統領駐守旗兵。吳進忠選將奇襲,蘇獻亭自請為將,吳進忠知他是想爭功,但想有和尚帶路,又是深夜奇襲,所選旗兵、營兵又皆是悍勇死士,斷無失敗道理,故而也就允了。

玉臺寺後山這條小道乃是元末時寺內僧眾為避兵災而建,兩百多年過去,知道這條小道的僧人已經不多,附近山民更是不知,棲林老和尚也是當年從前任主持口中方得知山後有這麼一條下山的小道,不曾想,當初並不放在心上這條小道如今卻派上了用場。

替棲林送信的小和尚叫玉機,幼時便被僧人帶入寺中,不知籍貫何處,也不知父母是誰。因其長得清秀,人也機靈,便被棲林和尚收在身邊親自教導,這一回更是擔任了救師傅他老人家出苦海的重要角色。

“將軍,越過前面那兩塊大石頭就到山頂了!”

玉機年紀畢竟小。先前下山時不覺怎樣,這次上山帶路卻是累得直喘粗氣,不過再看到前方十幾尺外的兩座巨石後,他長長的鬆了口氣。

聽小和尚說快要到山頂了,蘇獻亭大喜,爬了一個多時辰,他也是吃力無比,不過想到即將到手的大功,再苦再累也都值了。心下狂喜的同時就讓玉機呆在這裡不必上去,免得到時和賊兵打將起來。刀槍無眼傷了這乖巧的小和尚。

“還請將軍一定要救出我師傅他老人家,一定要救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