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3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俘虜中補充,又從後營殘存的200多男丁中選了100名青壯補入,如此,三營兵員再次補全,全部恢復520人的編制。

山下清軍大營的300多民夫是清軍從新會城徵發來的,其中有不少人識得周士相,當知道當日那個手刃清軍大官的周秀才現在成了大明太平軍的千戶後,這些人都是驚訝,驚訝過後卻是指望周秀才能看在他們都是鄉親的份上放他們回去,可是周士相卻沒有放這些鄉親回去,而是將他們全部強制徵發為兵補入後營,與後營剩下的男丁重編為保安大隊,大隊長暫時空缺,等趙四海傷好後便行接任。如此安排,令得這些民夫怨聲載道,紛紛在私下大罵周秀才不近人情,不過卻是沒一個敢逃跑的。

鑑於後營武裝力量太過薄弱,導致此次圭峰山一戰不能全力保護營民,致使後營婦孺在撤退時損失就有一半,因此宋襄公請求周士相擴編後營武裝力量,讓後營能夠有一支可以自保的力量,不致再次遇到清軍時無反擊之力

趙四海的戰兵隊可以說是全軍覆沒,殘存的也已補入前營,保安隊員也是損失大半,庫軍同樣也是死傷一片,各營的男丁也基本上死傷殆盡,故而宋襄公要周士相從前營調一些軍官和老兵到後營,也不必在後營仿前營戰兵營規制設立營頭,直接擴編保安隊。

周士相同意了宋襄公的請求,並惡作劇的將保安隊升級為保安團,這團的意思大抵和團練差不多,兵員擴編為不低於一千人,做到人人有武器,訓練也完全按照戰兵營的規格來,這讓宋襄公大喜。不過周士相隨後卻表示現在只能是設想,因即將對新會城展開進攻,故而不能從前營抽調老兵和軍官,而是將剛補入後營的那些新會民夫暫時補入保安團,等拿下新會城後就將城中殘存的百姓全部納入後營,其中青壯就是保安團的後備兵員,等到了香山後,便正式將保安團的組建和訓練落落下來。

雖然只是周士相畫出的一張大餅,不過宋襄公也知道眼下前營調不出人來,畢竟能不能拿下新會城,能不能在其後打敗廣州,肇慶,甚至其他府縣調來圍剿太平軍的清軍,全要依賴前營一營之力。這個時候冒然從前營抽調軍官和老兵,無疑是極其愚蠢的舉動。甚至在拿下新會城後,也要優先補充前營,而不是擴編他的保安團。

點頭答應之後,保安團的事情便暫告一段落。周士相給宋襄公今後的任務就是帶著後營殘存的四千多人隨前營行動,這一次的教訓讓周士相不敢再輕易率領前營單獨行動。後營雖然都是老弱婦孺,但卻是太平軍未來的助力,前營的兵員、錢糧將來都要著落在後營身上,有了穩固的根據地後,老人孩子甚至婦女都是生產力。也同樣也會是兵。

“全民皆兵”四個字可不是周士相心血來潮隨口一說,他可以預見,清軍是斷然不會讓他在香山縣站穩腳,一次又一次的圍剿再所難免,到那時,可就真要全民皆兵,讓太平軍的每一個人都發揮出他(她)應有的作用,而不是隨意的拋棄放棄。

從宋襄公口裡,周士相得知林婉兒在清軍包圍時有著極堅強的表現。比他那個牆頭草的父親要強得多,甚至表現得要比一些男人都要強。宋襄公隨意的說道剛才林姑娘進來來,看到千戶大人在想事就沒有打擾退了出去,出去時好像有些失落。

聽了這話。周士相啞然,不過他沒有特意去找婉兒,因為到現在為止,他還不知道如何對待這個名義上的侍女。甚至都沒有過想睡一睡這姑娘的心思。也許,在他的心中,還忘不了慘死的妻子。又或者,對這個姑娘,他心中更多的是同情而不是其他。

看在林婉兒的份上,加上當時情況緊急,投降又是大多數營老、營管的選擇,甚至是被包圍的後老上下所有人的心思,而且連趙四海也有過投降的念頭,周士相便沒有去責難這些人,也沒有去為難林萬福,甚至林萬福的庫大使一職都沒有罷除,反而讓他們戴罪立功。絕境之下為求保命而投降,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畢竟這些人都是這個時代的普通人,沒有周士相那般的國仇家恨,更沒有什麼民族大義,他們只知道要活下來,要吃飽肚子,強求他們為太平軍殉死是不現實也不道德的事情。

周士相的這些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營老、營管不安的心,使得後營上下並沒有因為擔心周士相會清算他們而發生不必要的動亂。

後營在山下被清軍包圍時丟棄的錢糧物資全部都屯在山下清軍大營裡,現在這些錢糧物資失而復得,並且還繳獲了清軍的一些錢糧,不過因為清軍出城時並沒有攜帶多少錢糧,所以繳獲也有限,倒是車馬繳獲了不少,足有三百多輛,算是個意外之喜。如此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