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好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汪士榮沒想到周士相會特意徵詢他的意見,甚是激動。思慮片刻後提出了一個十二字方針,即“誅首惡、囚隨從、遷諸生、釋愚民”
汪士榮首先建議對抓捕的那些地主士紳,可分批交還地方,由地方察明其於偽清時期有無通敵行為,若有,則以漢奸罪名斬殺,其家直系男丁概以通敵罪論處。若無通敵行為,則由地方管束,命鄉村監督,未經允許不得離家。
而對那些因為中舉卻得不到官做的讀書人,汪士榮的建議是將這些人送到安南去,授予他們在安南的大小官職,如此既可讓這些人為軍帥府效力,又可得官做,還不讓他們在國內發牢騷,歷練些年總會出些人才。
至於官員,汪士榮的意見很明確,有唐王在,把人殺了肯定不好。但又不能不殺上一批,否則這幫人不知畏懼,下次有機會說不定還會添亂。故當將為首的官員交軍情司處置,坐實他的通敵罪名,殺上一批,如此才能讓餘下的官員認清現狀,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周士相聽後覺得汪士榮的辦法不錯,命人找來張安,給他一份名單,讓他往韶州去一趟,請大清的廣東提督幫忙坐實鬧事為首官員的通敵罪名。當然,如果軍情司直接查出有官員暗中通敵,那自然不須多費手腳。
針對周士相所提出的會道門分子、土匪**細等問題,汪士榮又提出了一個整肅鎮反計劃。
按汪士榮的計劃,鎮反分三個階段,今年即永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