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和戶房打交道,所以得讓縣裡的人過來一下。本縣王縣令和崔主薄都是知道我葉家的,這件事免不得也要請他二位主持一下。。。”
葉老爺眼見擋不住,只得委婉提醒這幾個不知好歹的軍漢,他葉家在縣裡的關係。豈料,那小旗卻道:“崑山知縣王道靈和主薄崔友九清欠不利,已被革去官職,鎖拿京師問罪,怕是沒法來你葉家了。”
“啊?!”
葉老爺嚇得呆了,王知縣和崔主薄被罷官問罪了?這是何時的事,怎麼他一點都不知情的?他看了眼大管事,大管事微一搖頭,顯是也不知。
知縣和主薄只因清欠不利就要被革官鎖拿,這未免太過於驚世駭俗了吧?
葉老爺腦子有些亂,他知道打南京城又插上了明朝旗幟後,江南有了翻天之變,可卻從未想過這翻天之變和他葉家有什麼關係。就是前不久聽說蘇州那邊出了什麼“哭廟案”,他也只道是一幫窮秀才鬧事,叫新朝給當了典型法辦,亦未往深處想過。可現在,大兵到了家門口,張口就要他葉家補三十多年的稅,縣裡的父母官也被革官罷職,這就讓他有些無從適應,不知所措了。
半響,葉老爺突然靈機一動,對那小旗道:“我兒葉方藹乃探花郎,曾在揚州城為齊王殿下牽馬入城,不知各位可否行個方便,容我葉家準備幾天,畢竟這賬薄上應繳錢糧賦稅實在太多,倉促間我葉家也是難以湊齊。”他這是打的先拖幾天,派人給兒子送信,找人活動的念頭了。
那小旗初聽探花郎,神情根本不為所動,不過一聽這探花郎曾為他家大帥牽馬入城,不由遲疑了一下。想了想,點頭答應了葉天成所請,給他葉家三天時間籌備。
。。。。。。。。。
今天更新第一天,情節各方面要調整一下,所以更新不多。
另外,有關清欠的事,實際就是清初三大案“奏銷案”的翻版,一些置疑此情節動搖統治、乃作者信手胡寫的讀者不妨多瞭解這方面的史。滿清搞的清欠,秀才亦能搞得。江南士紳肯定有好人,但隔一個殺一個,卻絕不會殺錯。僅從史來說,九成的好士紳都在十六年前抗清死了,餘下的所謂“抗清士紳”本質上是想繼續明朝時不納稅的好時光而矣。(未完待續。。)
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
葉老爺這邊好不容易哄得所謂清欠司的軍漢通融幾日,那邊便連夜派人出了葉家莊。一撥是往縣城方向的,一撥則是往江北揚州方向的。
往縣城這撥是二管事宋三領的頭,往揚州那邊的則是葉老爺的嫡侄葉方明。前者是往縣城打探訊息,後者則是往揚州讓探花郎趕緊活動的。
葉家莊地處花橋,此地離崑山縣治玉山有數十里地遠,雖說江南道路修得結實,也寬綽,道上跑起馬車來十分的便當,可畢竟是晚上,快不到哪去。宋三帶著兩個家丁直到東方放白方才進了縣城。
一入城,宋三就直奔縣衙。到了縣衙,卻是傻了眼,原本熱鬧的崑山縣衙除了一個看門的老頭,竟是一個人影都沒有。從那半聾的老頭口中,宋三得知就在三天前,知縣王道靈和主薄崔友九等人便因清欠不利被府城來的清欠大員給革職罷官,如今身在解往京城的囚車上,械送刑部議罪去了。除知縣和主薄以外,崑山縣的三班六房大小吏員、差役是一個沒跑,都被清欠司派來的大兵給捉走了,如今這崑山縣衙已是癱瘓,縣裡大小事務都被那設在城南的清欠司給接管了。
“這朝廷可是動了真格的?!”
宋三被這訊息駭得不清,古往今來,改朝換代有,造反當大王的有,胡人打過來的有,可就沒聽說過縣衙都叫人給廢了的。
回過神來的宋三沒敢在縣衙外停留,更不敢奔城南的清欠司,而是往城東和葉家素來交好,結有姻親的陸家去。
陸家論家底,不比葉家差,其祖上在弘治年間出過尚書,萬年間更是父子兩侍郎,如今的家主也是天啟年間的同進士出身,比起葉家那是強得太多。當年陸葉兩家結親,哪個不說是葉家高攀了,要不是葉家出了個探花郎,陸家也壓根沒把葉家這門姻親放在眼裡。
論起官場上的關係,陸家也是深遠的很,別的不說,就如今的定武朝廷裡,就有陸家的一個學士在。大儒黃宗曦早年也得陸家恩惠頗多,便是太傅錢謙益這些年也從陸家得了不少“抗清”秘捐,所以陸家要是有事,朝廷裡肯定有人為他家活動。當然,宋三對這些是不知情的,就是他家老爺葉天成也是知之甚少,畢竟這等謀反之事,僅憑姻親關係,陸家如何敢透給他家知道。何況葉家那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