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反對。諸將這時也都暗自放下心頭石頭,若吳三輔帶著皇帝走,那麼他們必留要留下死守貴陽。可現在張國柱提出走,那肯定是全軍離開貴陽,自不虞有留下的危險。諸將都沒問去哪,因為他們知道,皇帝只有入川去西安一途,斷不會去雲南的,因為那樣的話,太平軍將路一堵,進入雲南的他們便都成了甕中之鱉了。張國柱不會犯這個愚蠢錯誤,他們更不會跟著去走這條死路。
吳三枚道:“既然巡撫大人已作決定,那我等馬上下去準備,事不宜遲!”
吳三輔這時卻遲疑了一下:“我們若走,雲南那邊怎麼辦?”
吳三枚無奈道:“顧不了林天擎了,再不走,太平軍來了,想走都走不了。”
“不錯,我等身死是小事,天子安危才是大!”
張國柱拿定主意,當下傳令各營速作出城準備,又要吳三輔趕緊進宮催促帝后、東宮、太后啟程入川。當然,他也不忘立即派快馬將朝廷入川之事通知雲南巡撫林天擎,要他在雲南堅守,只待王爺拿下中原,奪取北京,大軍便可直撲江淮,到時賊秀才必然要解雲南之圍。
朱由榔的皇宮就是從前孫可望的國主府,這國主府是孫可望費盡心思所建,比之雲南的黔國公府大得多,一些建築也逾制直接用的皇家風格,這和當年孫可望一心稱帝離不開關係。從昆明逃到緬甸,又從緬甸被抓到雲南,再被安置在貴陽,短短一年多時間內,朱由榔可謂是兜了一個大圈,吃盡許多辛苦。不過現在還好,雖是做傀儡皇帝,可至少性命得到了保證。沒有性命之危,朱由榔這幾個月倒是長胖了不少,王皇后那裡也是有了喜,如果不出意外,年底,他的第四個子女就會降生。
外面發生的事,每天都會有人進宮向朱由榔稟報,這個人不是外人,正是王皇后的兄弟王惟恭,此人也是咒水之難倖存的三人之一。另兩人是馬吉翔和他的女婿楊在。雖然王惟恭每天都會進宮對皇帝說上一些事,但朱由榔知道,他告訴自己的那些事情多半都是吳三桂的人事先編排好的。不過,讓他高興的是,王惟恭帶來的都是好訊息。
四川光復,陝西光復、甘肅光復、潼關已下,河南光復大半。。。。
連串的好訊息向朱由榔發出了一個明顯的訊號,吳三桂很可能會搶在賊秀才之前光復北京,那時,他朱由榔的法統就會真正得到全天下人的承認。有了這個天下人都承認的法統地位,他的性命也會真正得到保障。
(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
七月天雖熱,可宮裡卻是涼爽,當年孫可望使人移來的那些名貴樹木遮住了炎炎烈日。前人栽樹,後人乘蔭,卻不知那被活剮於孝陵前的孫可望若是地下有知,他一心想要除掉的朱由榔如今卻來乘他的蔭,會是什麼感想。
王皇后的身孕有五個月了,肚子看起來不小,太后那邊說這回兒媳怕是能替皇帝生對雙胞胎,這自然讓朱由榔更加高興。
王惟恭今兒不知不為何遲遲沒有進宮,所以朱由榔難得陪王皇后在宮中閒逛起來。孫可望萬般不好,卻只一個好,他若不大興土木建這國主府,朱由榔又哪裡來的風光可看。
“皇后慢著點。”
朱由榔小心翼翼的攙扶著皇后緩緩走上一座拱橋,站在橋上,眼前的假山碧湖和那湖中不時遊動的魚兒讓他很是神清氣爽。身後,幾個宮女正高高舉著黃蓋傘,舉的胳膊都酸了,卻誰也不敢稍稍放低。
朱由榔突然一時興起,撿起一塊石子飄向水中。石子在水面飄了幾飄,惹得朱由榔放聲大笑起來。王皇后頭次見丈夫如孩童一般玩耍,也不禁笑了起來。
見皇帝玩得這麼高興,當下就有機靈的內侍又去撿了兩塊薄薄的小石塊遞到皇帝手中。朱由榔一邊接過,一邊隨口問王皇后:“慈煊學業如何?”
慈煊自是東宮太子,今年已經14歲,他前面還有兩個哥哥,不過都因其父逃難被棄而不知下落。當初在昆明時,朱由榔曾要大學士扶綱為太子授業之師,後來因為清兵攻入雲南,他不得不倉皇從昆明出逃,半路扶綱等人不知下落,再接著又流落到緬甸,當時也不知能有幾天活,便沒顧得上太子的學業。如今總算是安定了,朱由榔自是要關心太子的學業,畢竟將來的江山社稷還要太子承襲。現在負責教導太子的是洪承疇在時安排的人,教的倒也認真,王皇后去看過兩次,比較滿意。她一邊輕撫著大肚,一邊稱讚太子學業很是用功。
“這便好,這便好。”
朱由榔用力一甩,石片再次向水面飛去,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