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部分(3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間是一個時辰,在這一個時辰內,沒有人會去打擾這些中央官員們。

很多中央官們選擇呆在書畫館裡,因為相比屍骨館,這裡的氣氛沒有那麼陰森恐怖。畢竟,字面和畫面記錄的屠城血證比真實的白骨,讓人的心理更容易接受些。

這世上,不是所有人的膽子都很大的。

大約只有三十多中央官員們一直在屍骨館,有的人定定的站在那裡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屍骨。有的則是坐在那裡,閉上眼睛,默默在想什麼。有的則是悲憤莫名,大聲詛咒著那些該死的滿州韃子。

屍骨館的骸骨目前只有三萬多具,當年南昌城內城外被殺百姓多達百萬之眾,很多骸骨不是沉在東湖底下,就是被埋城外荒野,僅憑現在江西的人力和挖掘條件,不可能在這麼快的時間內就全部挖掘。江西布政使司初步估計,想要完全清理己亥大屠殺遇難者骸骨,至少需要三十年時間。

屍骨館地方很大,大到一眼望去,都望不到頭。一排排的燈籠讓這有如地獄般的場景展現在世人眼前。

官員們不是沒有見過死人,但一下看到這麼多白骨,那震憾,遠比他們之前所能想象的更要驚人。

滿州韃子該死,是這一刻,屍骨館裡所有中央官員們的一致心聲。

“大家都看到了吧,都看到了吧,這就是咱們漢人被人當豬羊的下場!”

禮部郎中萬大均悲憤莫名,額頭青筋暴起。他如何能不憤怒,他向前所立的這塊區域,赫然擺著近千具幼兒屍骨。望著那些被斬斷的幼兒骸骨,他能清晰感受到,這些孩子生前遭受了什麼!

“齊王說的對,咱們要復仇!韃子對我們做過什麼,我們就應該同樣對他們做什麼!”

太僕寺員外朗宋仁亦是臉色鐵青,他恨那些禽獸韃子,他難以想象那些禽獸是怎麼幹出這種人神共憤之事的。

“我們不但要報仇,更要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會出現我們眼前這一幕!”

萬大鈞的拳頭握得緊緊。

“對,我們要弄清楚,到底是誰害我們國家成這樣!”

三十多個中央官們聚攏到萬大均身側,他們開始尋找這一切的根源。

。。。。。。。。。。。。。。。

書畫館裡也正在激烈的爭論著,不過爭論的卻是另一回事,圍繞的主題是“客觀”二字。

吏科給事中鄭中磊不滿同僚們因為仇恨蒙弊雙眼,無法看清事實真相。

“南昌被殺了幾十萬百姓是真,整個江南之地死了幾千萬人也是真,但我們看歷史,要客觀,要公正!我問你們,這些人真都是被滿州人殺的嗎?

。。。我看未必,甲申以來,滿兵過江次數寥寥可數,每次發兵也不過萬,長江以南卻死了幾千萬人,這些人是怎麼死的,被誰殺的?是那些綠營兵,如李成棟之流。是那些漢軍旗,如耿、尚、孔之流,和滿兵有什麼關係?

所以大家要冷靜,我們都是讀書人,知書達理是修身之道,有事說事,有理則說理,滿人沒有殺這麼多漢人,我們總不能昧著良心將這一切都歸咎於滿州人吧?”

“鄭兄這話說的在理,我贊同鄭兄所言,諸位偏激了。甲申以來,害我百姓最多者乃是那些降清兵,並非滿兵,所以大家剛才說要什麼滅滿州的族,實是不公正的很。”都察院的一個御史站出來支援鄭中磊的意見,認為一定要客觀看待各地大屠殺元兇之事。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

“崇禎年間,社稷便崩壞,官兵不如賊,這些不如賊的官兵降了滿清,各地發生的種種暴行便在所難免了。”

鄭中磊很是理性的在那分析,在他看來,滿清屠城不假,可實施者卻大多是漢軍,所以,將帳統統算在滿州人身上,有失偏頗,不是治史應有態度。真要清算元兇的話,當是清算那些降清的明軍,而非滿州人。

“那些降兵為何要實施屠殺,還不是想掩蓋其殺人搶劫的惡行。所以,我從來不認為是滿州人下令屠城,那樣乃不智所為。這滿州入關之後,便尊孔敬儒,儼然又一個元朝。試問,自古以來,哪一個政權敢如此明目張膽下令屠城的,莫非他們要自絕於我中國不成?我客觀說一句,滿州人並無屠城惡習,屠城的都是漢軍,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他是我們的敵人,就肆意汙衊他們。”

“聽鄭大人的口氣,似乎對滿清抱有好感?”

工部主事、前年定武恩科取中進士的安徽人齊廣廈對鄭中磊所言感到好笑,忍不住譏了他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