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也不讚賞讓尹涼做個貪官。迫不得已,只好將尹涼給的田契拿出來,讓房忠看看這一年能有多少收成?
房忠誓言坦坦地道:“七八千兩絕對不成問題,倘若遇上收成好,一萬兩也是能夠的!”
楚喬煙一聽,就暗暗地算賬,房忠和房媽媽把人員添齊後,每月月例開銷是三百兩,一年就是三千六百兩,加上伙食費,穿衣打賞等等,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這些還沒有算上人情客往什麼的。
就像房忠說的,縱然尹涼在京城沒什麼親戚,但他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套近乎的人應該不少。而人家禮禮貌貌地來拜訪,也不能關著門不許人家進來吧?偶爾請客吃飯,或遇上什麼事兒,說不定還要擺宴席,這些可都需要銀子啊!
算到這裡,尹涼的工資和田產就所剩無幾了!楚喬煙望天抱怨,你說穿越就穿越吧,怎麼不讓我也穿越到一個隨便一扔就一千兩黃金的世界去呢?
抱怨完了,還得回到現實。俸祿雖然領回來了,可這幾個月也用的所剩無幾了,田產租子米糧這些,要明年才有,現在只能幹吧吧的望著,根本沒法子用。於是,她也只能捂著疼痛的胸口,讓金玉和幾名媽媽把皇帝賞賜的那一箱,還沒有捂熱的銀子拿出來,叫房忠去入賬。
房忠道:“庫房裡有銀子。”
一語提醒楚喬煙,朝房忠道:“就按照你們說的辦吧,不過,那邊那個園子也用不著,就定期派些人去打掃,找幾個老實的男人去看守。平日裡,就鎖著吧。人手方面,儘量多找些短工,特別是那些平日沒有多少事兒的地方。”
房忠和房媽媽應下,房忠負責外院,房媽媽負責後院,兩天時間,終於將人員配備充足,接下來就是人員培訓。從人牙子手裡買來的丫頭、小廝,大多都在十歲左右,都是家境貧困不得已才賣身為媽的。為了減輕房媽媽的工作量,楚喬煙把金玉和銀玉都借給她用。
銀玉就領著十名丫頭去大太太的院子裡,讓她們先看著其他人如何服侍,然後再一樣一樣細細地教。看的出來,銀玉在這方面比較有潛質。
金玉也領著十名丫頭,就在秋爽齋,照著銀玉的辦法培訓她們。
日子忙碌而充實的進行著,培訓結果也很快就出來了。這個時候,就該定一定月例了。
楚喬煙深吸一口氣,先把房忠和房媽媽的月例說了,房忠月例二十兩,房媽媽月例十五兩。比在尹家的王守權和王媽媽各多出五兩。這個是尹涼說的,楚喬煙沒有意見,反正所剩不多,再少些也沒什麼。
房忠和房媽媽一聽,忙說不用,“就按照以前的給吧?”
楚喬煙擺手,沒見過給錢還有不要的,“就這麼定了,房媽媽還記得在尹家時那種管理人員的辦法麼?以後就按照那個方法來吧。把生死契的,和短工分開。”
餘下的,金玉和銀玉這樣的頭等丫鬟,月例定為三兩,二等丫頭兩銀子,三等的八百錢,餘下的都是五百錢。管事的婆子和管事月例一兩,小廝皆是八百錢……
接著,便是人員篩選,要根據個人的能力按排相應的事物。大太太屋裡配了一個一等丫頭,是從東郡帶來的,服侍大太太有段時間了,從三等直接提升為一等。另配了兩個二等丫頭,和四名酒水丫頭,一位粗使婆子。
楚喬煙的秋爽齋,只多了一個一等丫鬟,和兩個粗使婆子。另外,院子裡負責清潔衛生,分別又安排了四個小丫頭和一位媽媽。
其餘的人,有些負責院子各處的衛生等等諸多事,不必細說,只一句話概括楚喬煙的感覺——獨立門戶,真的不是四個字那麼簡單!
一切都沒有舊例可循,所有的都是楚喬煙和房忠、房媽媽商量出來的,又因為在京城,與東郡尹家的有差別,不能照搬。有時還得去打聽別人家是怎麼設立的,然後綜合尹涼的能力,權衡選出最恰當的。
由於楚喬煙提出短工,也無形地將費用減少了一些,短工只在下半年來府裡,過了年,春播時就回去。這樣的人也比較容易找,缺點是,不是每一處都可以用這樣的人。而且,基本都只有外院能用上。
家,終於理的像個家了,就輪到尹涼的田產了。這些田地都是有租戶的,也不用換人,就叫房忠把這些人都叫來見個面,彼此熟悉。當然,每一個莊子的管事,那是絕對要換的。如此,又忙碌了兩三天,事情敲定,楚喬煙閒下來了。
而這一天傍晚,尹涼回來,帶給她一個驚天動地的訊息——皇后召見!
楚喬煙心裡“咚咚”直跳,怎麼也鎮定不下來。皇后是什麼人?一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