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2 / 4)

小說:遊釣天下 作者:上網找工作

苦,屬於一種比較另類的方式。

說道這裡我們就要說一說魚類的攝食習性了,這裡主要說的是在自然水域中生長的魚類。這些魚從小就生長在自然水域中,它們靠吃水中的各種雜物為生,很少能吃到向玉米豆之類的糧食,更吃不到那些從工廠裡生產出來的商品餌,所以他們對這些東西是有一定戒心的,體型越大、生長年齡越長的魚,對這些來路不明的食物就會越警惕。

它們平時在水中大致會沿著一個習慣性的路線有規律的遊動,這條路線也就是釣魚人常說的魚道。不管你的釣技多高、漁具多高科技,如果你不能把魚餌靠近這條魚道附近,那你的釣獲都不會太好。

淡水魚類透過這些年的科學研究證明,它們很多都是全色盲或者半色盲,也就是說它們對顏色的敏感度很低,就算能認清顏色,也就是那麼一兩種,這和它們平時生活的環境有關。

除了顏色之外,它們主要的覓食手段就是嗅覺,通常它們可以在幾百米之外,就聞到它們所喜愛的食物的味道。至於什麼是它們所喜愛的食物,那就得看它們從小接觸的環境了。

不同的水域裡魚的喜愛食物都不一樣,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它們所謂的喜愛的味道並不是我們人類所理解的那些香味,而是食物中散發出來的營養的味道,也就是說,魚類能夠分辨食物中各種營養的含量,比如蛋白質的含量等等,它們會挑選它們所需物質含量比較高的那種食物來吃。(未完待續。。)

二百八十三章 野泳比賽

另外,魚類的記憶力非常有限,從幾秒鐘到幾十秒鐘不等,這意味著什麼呢?這就意味著魚每隔十幾秒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它們記不住那麼多東西,更記不住它們昨天干了什麼、吃了什麼,它們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它們的本能或者說長時間養成的生活習性來決定的。這也是為什麼有的魚一生幾十年時間裡會被釣魚人釣起來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它們屬於那種記吃不記打的玩意。

正是因為部分搞清了魚類的這些習性,所以在釣魚的時候,你就得按照它們的這些習性來安排釣位、釣點和釣餌,既要對它們有吸引力,還不能引起它們的警覺。在這種自然水域中,要想釣大個體的魚,使用人工合成的帶各種香味劑的魚餌效果很不好,而採用更自然一些的魚餌,比如各種蟲子、自然穀物、小魚小蝦的效果反倒更突出一些。

由於很多東西都不容易存放和捕捉,所以慢慢的,玉米豆作為一種萬能魚餌,被逐漸廣泛的使用了,它既便宜、又能長期存放,相對來講還好攜帶、易加工,更不怕侵泡,是在各種自然水域中釣大魚的不二之選。

其實洪濤完全可以用他的那個特效魚餌來增加漁獲,不過他不打算上來就用。釣魚不是捕魚,它好玩而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這個過程而不是最終的漁獲。

當你和你的釣友一起在水邊透過自己的勞動、等候、煎熬而獲得了漁獲之後,那種高興勁兒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可是如果這個上魚的過程太容易,釣魚就成了一個很累的體力活,你所有的樂趣都會消失在不停的拋竿、中魚、摘鉤、拋竿中。

洪濤並不缺這點漁獲,他也不怎麼吃淡水魚,同樣,劉老闆、王健也不缺魚吃,而那些老外根本就不吃大部分淡水魚。即使釣得再多,過程太簡單也沒意思。

但是洪濤也留著一手,他還是帶了一箱漁具店裡都不賣的真正的特效魚餌,以便在實在沒魚上鉤的時候救一救急,就像上面所說的,上魚太簡單沒有意思,但是一條魚都不上,更沒意思。釣魚這個運動這是這個德性,釣魚人就是這麼賤骨頭!

當洪濤他們3個弄完了窩子的所有工作後,時間已經差不多下午3點了。岸邊上早就搭起了2頂大天幕,再配合兩輛房車,就成了一個完整的營地。此時劉老闆和3個外國老頭正坐在天幕下面的躺椅上喝茶聊天呢,這裡青草遍地、水天一色,還有陣陣涼爽的小風從水面上吹過來,即使是在盛夏,也不會感到特別的悶熱。

“洪濤,幫我抹抹防曬油,我要下去游泳。這裡的水很清。”艾琳沒跟著洪濤去打窩子,她跑回車廂裡換了一身游泳衣出來,胳膊和腿上都擦滿了白色的防曬油,此時正拿著一個瓶子。讓洪濤幫她擦後背。

“嘿,蓋爾,你們不打算下去遊一圈嗎?”洪濤接過瓶子,從裡面擠出防曬油。擦在艾琳的後背上,然後扭頭衝著天幕下面喊。

“好主意,剛才這通折騰。我也出了一身汗,走,換泳褲去。”第一個響應的是劉老闆,他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往車廂裡走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