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2 / 4)

小說:遊釣天下 作者:上網找工作

明知道肯定上魚的感覺缺少了那種迫切盼望的動力,也減少了很多釣魚的樂趣。

所以,這次洪濤不打算一上來就使用哪個彩鱗牌的特效魚餌,他準備憑藉著真本事,自己製作一款魚餌,去青年湖和哪裡的魚兒們鬥一鬥法,檢驗一下自己的真實釣魚水平。

自制魚餌,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要說簡單,你就去漁具店裡買就成了,哪裡有各種各樣調製好的商品餌料,從草莓味、蛋奶味、麝香味到甜味、腥味、酸味甚至臭味的一應俱全,你能做的就是把它們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好,然後加水就成了。

這類魚餌由於都是人工合成的,裡面有很多化學新增劑,所以對於那些養殖魚很有效,因為它們從小吃的就是這類東西,不會感覺到陌生和不習慣。

但是對於那些在自然水域自然生長起來的大體型魚類來說,這種餌料的效果就不太好了,因為那些魚從小就是吃水中的自然食物長大的,它們已經養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慣,就像人一樣,一旦上了年紀,就不容易改掉一些從年輕時期養成的生活習性,所以它們對這種餌料並不是很感冒,甚至還有些牴觸。

按照洪濤在前世的釣魚經驗,要想去釣那些自然生長的大魚,就要把餌料做得更接近自然一些。首先,你選用的餌料得自然,比如我們日常種植的糧食類;

其次,味道不能太有誘惑力,需要清淡一旦,這樣才能讓水中的大魚降低警惕性;

最後就是餌料的狀態,由於是用海竿垂釣,對餌料的狀態有很高的要求,它既不能太散,那樣一扔就天女散花了,又不能太粘,您做得和一個粘糕似得,扔水裡2小時不帶散開的。

魚類沒有真正的牙齒,也沒有叉子和餐刀,它們進食都是採用喝水一樣的方式把食物吸進去的,你總不能指望大魚在水裡吃元宵吧。(未完待續。。。)

二百四十章 豆餅鉤

洪濤這次打算採用的是一種在東北三省經常採用的釣餌……豆餅。豆餅這個玩意我還得簡單說兩句,可能有些年輕人不知道它是啥,它可不是豆子做的餅乾,它就是黃豆榨油之後剩下的殘渣。

豆餅一般都有臉盆大小,1寸多厚,圓圓的像一張大餅,它主要產於北方,因為北方產大豆,而南方也有另外一種類似於豆餅的東西叫菜籽餅,那個我們以後再說。

豆餅作為一種糧食加工之後的副產品,最多用於飼料,比如餵豬、餵雞什麼的,至於是誰想起用它釣魚,這個沒法追述,不過在中國的東北三省,用豆餅當基礎餌料釣魚,倒是很普通。這也不奇怪,中國最大的大豆產地就是東北三省,就地取材是釣魚中一個重要的特性,很多地方都有當地獨特的釣餌,就與當地盛產什麼作物息息相關。

那魚為什麼愛吃豆餅呢?這個問題作者還真說不準確,只能是猜測。首先豆餅是大豆的殘渣,那它的味道也和大豆差不多,咱們都吃過大豆吧,比如炒黃豆什麼的,它帶著一股很特別的香味和腥味,估計魚兒喜歡這種味道。其次呢,大豆富含蛋白質,動物吃東西和人還不太一樣,它們對於口味的要求不像人類這麼講究,但是它們對於營養的要求比我們人類要清楚。

大部分動物都知道自己身體裡缺什麼,比如山羊會在吃完草之後去舔某些石頭,那不是閒的,因為它們體內缺鹽,它們就用舔一些特定的石頭的方式去不成鹽分。而蛋白質是各種動物發育生長的必備養分,所以很多動物都喜歡吃豆餅。當然了,你要給他大豆它更願意吃,就看你舍不捨得給了。

那為什麼不用大豆做魚餌呢?那不是比豆餅營養成分還高嗎?這個問題又牽扯到加工手段上來了,大豆是顆粒狀的,還那麼硬。即使用水泡過之後,也很脆,很難弄在魚鉤上,而且豆餅和大豆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豆餅是熟的,大豆是生的。

在大豆榨油的過程中。必須經過炒制,掌握好一定的火候是大豆出油率的關鍵,而大豆也在這個炒制過程中,充分揮發出它的那股香味,是生大豆所不具備的。

洪濤在配置他的特效魚餌時,就用了一些豆餅。他不是要豆餅的香味來吸引魚兒,他主要用的是豆餅的形態,由於豆餅是被高壓壓制的,所以它的狀態很硬,一旦入水之後,就會吸水膨脹,從而使得餌料團變得鬆散。這是魚餌的一個必備特性,只有這樣,才能讓魚兒把餌料更容易的喝進嘴裡,而魚鉤也更容易隨著餌料被一同喝進去。

豆餅在北京的市場也有出售,大概分為了兩種,一種是已經加工過的豆餅。販賣豆餅的人會把豆餅放到粉碎機裡打成米粒大小的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