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3 / 4)

小說:遊釣天下 作者:上網找工作

別在魚護中受罪,儘量活得舒適一些,於是像一些採用高科技材料做的魚護、護魚墊兒、抓魚手套就應運而生了。

眾人聊完了這些規則,潘早就打著哈欠上樓睡覺去了,剩下這4個老大爺們這下更無所顧忌了,繼續點上雪茄、倒滿葡萄酒,接著挑燈夜戰!

說起歐洲釣鯉的比賽,其實還要感謝中國人。

早在公元前1200年的殷商時期,中國人就開始挖水池人工飼養鯉魚,在《詩經》中就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這麼一說。

而中國的四大家魚‘青、草、鰱、鱅’中緣何沒有鯉魚,並不是中國人不愛吃鯉魚,而是這個說法起源於唐代,在唐代,由於鯉魚的鯉字和皇帝的姓氏同音,鯉魚在那幾百年裡就成了皇家之物,普通百姓不許飼養不許捕撈更不能食用。

歐洲原本並沒有鯉魚這種魚類,它是在元朝的時候由波斯人從中國帶回波斯的,後來被東征的十字軍又從波斯帶回了歐洲。從文字記載上來看,在歐洲最早飼養鯉魚的是奧地利人,後來傳入了德國,再後來又傳入了法國並慢慢傳遍了全歐洲。

英國是最晚有人工飼養鯉魚記載的國家,大概在14世紀的中期,才由一些傳教士把鯉魚從歐洲大陸帶回了英倫三島。

雖然至今為止鯉魚已經在歐洲生活了800多年,但是歐洲人開始垂釣鯉魚的時間非常非常短,總共也就50多年的歷史。那這剩下的幾百年里歐洲人都幹嘛去了呢?答案非常有意思,他們都在研究怎麼釣鯉魚呢!

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由於鯉魚特殊的生活習性和較其它魚類膽小聰明的特性,歐洲人一直沒有找到有效釣獲鯉魚的方法,甚至有人提出鯉魚是不能釣只能用網捕撈的魚類。

這個魔咒一直到二戰結束之後,才被一位英國人ridwalker(理查德。沃克)給破解了。他採用大餌團沉底釣法第一次釣上來一尾40多斤重的巨鯉,從而使他成為了歐洲沉底釣法的先驅。

從那兒以後,歐洲人才認識到,釣魚不光是在水的中層、上層可以釣,也不光是用擬餌或者肉類餌料才能管用,對付鯉魚這種底層魚類,最好的方法就是沉底釣。而繼沃克之後,歐洲人逐漸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沉底釣法,並且在全歐洲開始了釣鯉魚的比賽。

四百六十五章 給你們露一手

(XX網站 。xxx。)(XX網站 。xxx。)(XX網站 。xxx。) 歐洲人和中國人不一樣,他們不吃絕大多數淡水魚,其中也包括鯉魚,所以他們釣淡水魚純粹就是一個娛樂。XX網站 。xXx。。這樣一來,怎麼樣讓鯉魚長得更大就成為了歐洲釣魚人的共同期盼。

經過了多年的選育,歐洲人培育出一種叫做ki帝王鯉)的新品種,這種鯉魚身材更寬,適應性更強,成長得也更快,很多ki可以長到100多斤重。

另外歐洲人也特別有童趣,他們把每條被釣上來的巨鯉都起一個名字,然後把它刻在鯉魚的鱗片上,並把這些符號歸總為一本小冊子。這個小冊子幾乎每個喜歡釣鯉魚的釣手都會有一本,當他們釣上有記號的巨鯉時,就是對照小冊子來看它叫什麼名字。

根據歐洲釣魚協會的統計,平均每一條超過40磅的鯉魚一生中要被釣起300次左右,更大體型的甚至會被釣起500次。而當這些巨鯉壽終正寢之時,很多釣手都會在它生長生活的水域邊上獻上花束進行悼念,以緬懷它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唉,這些歐洲人玩什麼都能玩出傳統來,看足球能一家幾代人支援一個隊,釣個魚也能釣出人魚感來,你說這是死心眼還是缺心眼?”王健聽完馬克思給他們講的歐洲釣魚史,問了洪濤一個看似很深刻的問題。

“誰缺心眼誰知道,我又不是上帝,我怎麼知道?”洪濤沒心思去評判這個玩意的對錯,很多東西你只能去接受而不能去改變,與其忿忿不平還不如裝看不見,這就叫生活!

既然主人這麼大精神頭打算秉燭夜談,洪濤作為一個小夥子。X X 網 站 w…w…w。…x…Xx。c…o…m。也不能裝慫。他也把中國的釣魚方式、釣魚習慣以及雙方在釣具、釣餌、釣法上的不同都說出來讓馬克思兄弟漲漲見識。

洪濤說起這些東西來可就形象具體的多了,他那張嘴本來就能說,再加上豐富的肢體語、確實的照片資料以及切身體會。把馬克思兄弟聽得那叫一個如醉如痴。每當洪濤說到他們不理解或者不容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