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2 / 4)

小說:遊釣天下 作者:上網找工作

還會捕魚啊?我看你這頓鯨魚肉保不住了。”奧德一直在回頭看著洪濤和王健的舉動,看到洪濤叫他提速,偷偷的和旁邊的埃爾克聊上了。

“只要維朗妮卡能多回來幾次,我天天請她們吃鯨魚肉都願意,我來開船吧,你去盯著點,別讓他們被漁網給拖到海里去。”埃爾克接過舵輪,奧德從舵樓裡走出來,帶上防雨帽,站在洪濤身後,盯著他和王健的一舉一動。

其實佈設刺網並沒什麼難度,只要把浮球和刺網連線牢固,再控制好絞盤的轉速和漁船的行駛速度,漁網就會被浮球的阻力帶入海中。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漁網有纏繞的地方,就用船尾滾筒前的一個橫杆把漁網快速上下震動幾下,把漁網抖開就可以了,這玩意還有個學名叫“抖網器”。

洪濤和王健配合的不錯,一個人站在船中部負責控制絞盤,一個人站在船尾部負責控制抖網器,很快就把第一片200米長的刺網放完了,最後再把刺網的尾部掛上一個大浮球,就算大功告成。

“餃子,你這個手藝是和誰學的?”奧德幫著洪濤把第二片刺網的捲上絞盤,很好奇的問。

“嘿嘿嘿,我是在電視上看到的,有一個紀錄片演的就是用這種船捕魚,不過不是你們這裡,而是在加拿大。”洪濤不再裝神秘了,把答案摻了一半沙子告訴了奧德,其實他前世看的紀錄片就是拍攝的挪威海域。

“哦,沒錯,冰島和加拿大也用這種漁船捕魚,不過他們捕的是金槍魚,用的是雙層刺網,比這麻煩一點,原理差不多。”這次洪濤又蒙對了,奧德不僅沒懷疑,還幫著洪濤把謊話圓了園。

五百一十一章 收穫

“你們這種刺網孔徑有限制嗎?十指或者十二指?”洪濤略微懂一點刺網的規格,這種東西在他小時候經常有人玩,那時候清河、沙河還真的存在,他姥姥院子就有一個老頭沒事就騎著車去那邊下粘網,撈點小鯽魚回來整個院子裡每家分一點。

刺網也好、粘網也好,想要捕到魚,網眼的寬度是一個重要指標。比如你像抓小白條,就去買二指或者三指的粘網,要是想去抓大個體的胖頭魚或者鰱魚,就去買六指或者七指的網。

這個指就是手指的意思,幾指寬就是指網眼的寬度,因為刺網或者粘網的捕魚原理就是把網布設在魚類遊動的主要水面上,這些網的上端隔一段就會有幾個小浮子會讓整個漁網上端漂浮在水面上。而漁網的下端隔一段也會有一個配重,可以讓漁網下端沉入水底。

這樣一來,整張漁網就在水中形成了一睹看不見的牆,只要魚兒從這裡遊過,一不小心就會把腦袋鑽到漁網的網眼中,這時候由於大部分魚類不會倒退遊動,被東西卡住腦袋之後就會拼命折騰,結果周圍的網絲就會把它纏住,越掙扎纏得越緊,幾乎不可能跑掉。

按照這種原理,網眼就成了捕捉各種體型魚類的一個標尺,網眼越大捕捉的魚個體越大,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刺網比那些拖網、圍網都要環保,只要控制好刺網網眼的大小,就可以做到只抓大魚,放過小魚。

“最低35厘米,如果是捕撈窄身鱈魚的話,可以用15厘米的,但是很少有人去捕捉那種鱈魚。賣不出價格。”奧德不明白幾指幾指是個什麼概念,而是從船舷邊的工具箱裡拿出幾個色彩鮮豔的塑膠片,每個上面都標註著準確的尺寸和適用的捕魚型別,看來他們是用這種東西來測量漁網的網眼大小的。

“你和埃爾克每年捕魚的收入如何?”三片網都下完之後。洪濤和奧德靠在船舷上抽著煙開始閒聊。埃爾克還不能閒著,這些網要等1到2個小時以後才能起。他現在得開著漁船沿著洋流去網的上游轟魚,使盡量多的魚群能夠往漁網這邊遊動,而王健也鑽進了舵樓裡和埃爾克學開船。

“今年鱈魚的行情比較好,每公斤穩定在3克朗左右。差不多一年能收入30萬克朗,刨去油耗、漁網、購買捕撈限額這些費用,還能剩下20多萬。”奧德倒是沒在意外人打聽自己的收入,開始掰著手指頭給洪濤算每項收入和支出。

“就20多萬,那每月還攤不到2萬克朗啊,我聽潘說挪威的平均工資也得2萬5以上啊,合算你和埃爾克是屬於拖後腿的?”洪濤稍微一算。就得出一個結論,捕魚真是沒啥前途啊,大海上危險性很高,勞動強度還很大。雖然稍微有點自由,不用每天按時按點上班,但是這個收入有點低。

“哈哈哈哈,不能這麼算,漁業部還會給一些補貼,每年大概也有幾萬克朗,另外捕撈鱈魚只有6月到8月這2個多月的時間,但是在其它季節還可以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