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楊靖。
半響之後李芳才鬆開來,稍微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淚水後,對著楊海濤笑了一下,輕輕的問候了一句累不累,這才笑著挽住楊海濤的手,直接向機場外走去。
楊海濤的秘書已經提前返回東海去了,在東方市,楊海濤也不會呆多久,主要是楊靖想讓父親早點把洗髓丹給吃了,今後自己也放心一些,因此才讓楊海濤抽出兩天的時間來,到東方市好好陪陪母親。
“小靖,聽說你在東港也鬧的很嚴重,給國家添了不少麻煩啊!你怎麼還這麼頑皮呢?”李芳上車之後,對著身邊的兒子問道。
“媽,您在哪道聽途說呢!我是惹事的人嗎?首長都沒怪我,您到好!在別人那聽了幾句,就直接說我不是了。”楊靖見到李芳眉角間多了幾許皺紋,常年在工作崗位保持嚴肅,楊靖和楊海濤又不再身邊,倒讓這個組織部副部長變得表情有些生硬。
組織部不需要跟外界打交道,因此李芳沒什麼機會跟別人交流,再說手掌大權,那些願意討好李芳的都是衝著她手中的權利,正是因為看多了這樣的事情,所以李芳越發的表情冷淡了,也只有在面對楊靖和楊海濤的時候,才能見到幾許溫柔。
“道聽途說?這可是你二舅說的,難道他也會說謊話不成?小靖,你可是大人了,這麼多年爸媽因為工作忙,沒時間帶你,你也沒讓咱們操心什麼,可是千萬不能學壞啊!古話說的好,學壞只要三天,學好則要三年……!”李芳不愧為政工幹部,說教起來有板有眼,就如同發展黨的下線一般,嘮叨的車子快到家才停下來。
楊海濤是習慣了李芳的性格,而且很多事情楊海濤自己並不太好去跟楊靖說,李芳去說還好一些,因此這些東西楊海濤都是任由李芳,反正楊靖不可能生氣,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楊靖都得老老實實的聽著。
(月初了,不少大大手中的月票,能砸幾張下來嗎?沒有月票的朋友請多多砸推薦票,謝謝大家的支援!)
第三百五十四章 故作神秘
“父親,我之前想的也沒二哥說的那麼多,只想著現在要做點什麼事情,太多牽絆了,不是上面有人打招呼,就是下面的人做事當面一套背面一套,有一個好的專案和政策出臺,到省裡還是好好的,一旦到了下面,馬上就變了味。
行政部門職權劃分並不太明顯,現在市場經濟已經成型,各單位很多職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交合,如果咱們不重新劃定職權範圍,那麼今後因為管理和工作而扯皮推責任的事情,就會增多。
到那個時候,受苦的還是老百姓,咱們這些黨員幹部,為了就是老百姓,不適應社會的變革,不盡早把部門的職權範圍限定好,那麼今後就會出現重複收費、重複管理的問題,吃虧的永遠是老百姓。
而國有企業的改革,也是迫在眉睫,或許您在軍中不知道國企目前的生存狀況,大型國企還有國家財政的補助,也有國家各部門和軍方的訂單,雖然盈利不行,但是至少還能勉強維持下去。
而底下省市的國企,則大多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失去了競爭能力,不僅競爭不過民營企業,而且還每年從地方財政獲得大量的財政補貼,那些國企的廠長和書記,拿著國家的錢,不是出國考察,就是到外面出差旅遊。
工廠裡的員工不是發不下工資,就是大規模拖欠工資,現在國企一個月工資才多少?平均下來不到300塊,他們也要吃飯,也要送孩子讀書,也有生老病死,沒有錢他們能夠做什麼?
如果再不進行大規模改革,如果這些國有企業再不進行整改,那麼幾年後產生的後果就是慘痛的,就會是深刻的,咱們現在還能挽回為什麼不試著去挽回一下。而是任由他們爛掉跨掉?”楊海濤的一番話,說的情深意切,讓李國良和李昌海都唏噓不已。
對於國有企業,他們知道的也就是那些大型企業,對於下面的小企業,他們知道的卻並不多,計劃經濟下,每一個地級市都有不少國有企業。掛靠在各個科局下面,那些小企業此時大多已經破產了。
而不少省市辦的企業,卻依舊還在苟延殘喘,更有不少生存能力強地企業,或者得到政府大力支援的國有企業,依舊還在虧損生產,他們的生產裝置老舊,工人和領導的思想依舊保持在計劃經濟事情。根本就沒有市場競爭意識。
不僅生產出來的產品難以銷售出去,就是售後意識都沒有養成,很多工廠已經用產品抵償拖欠的工資,這些工人拿著大量的賣不出去的產品回家,只能看著這些作廢地產品爛在自己家裡卻毫無辦法。
楊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