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基調是昂揚的、奮取的、線性的、進化的歷史觀佔據觀念的主導地位,人們至少相信存在著某種統一的價值觀(只是解讀和描述的不同)而繼續富於排他性;那麼,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性”、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兩岸三地文化 / 文學的全方位匯流三大客觀因素的影響,中國文學自身觀念的“影響與效應”成為更核心的東西,“差異、分化與選擇”成為更明顯的特徵。文學不再受觀念支配而是“以生活取捨觀念”,不再是過去那種龐大和整體的“機器”而變成一個又一個“零件”,皇綱被慾望與資訊解紐,從而進入了一個既繁華又困窘、既膚淺又深刻的個人化、市場化時期。
文學的“世俗化”隨之撲面而來。至少有以下四種突出的社會思想文化“消解”現象:曾經支撐文學史的“文化精英”、“知識英雄”的地位消解了,作家的文化身份被商業、市場改寫重塑,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民眾”較之“精英”在“俗世的自由主義”此一層面走得更遠;媒體革命所創造的視覺文化 / 大眾文學,使“大手筆”消解,“大敘事”崩潰,傳統文學作為精神性的品格與尋索被侃貧了,代之以由民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消遣通道的“作秀”大肆擴張,作家呈零散化乃至被影像、傳媒、網路所“收編”;從社會生活到文學藝術,“道德”的相對化與“信仰”的個體化,使以往統一的“道德標準”消解了,道德話語變成與特定的利益集團或階層相聯絡的東西,而“公民意識”凸顯了,並提供著維繫當代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本共識,文學也越來越與“道德”疏離而切近“普通人”的感*求,由以往的“教化”而變為原本意義上的“服務”與“代言”;“傳統”與“現代”的兩極對立也被消解了,邊界被模糊,在90年代以來中國的文化語境中,文學批評與爭論已不再發生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而恰恰在“現代”與“現代”之間,上下左右都說自己是“現代”的,只是有不同的表達與論說方式,不過,人們都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對於“主義之爭”缺少了興趣,關心的是務實地談論與研究具體的問題, “主義”與“問題”的分離,造成了有“思想”而無“文化”或有“文化”而無“思想”的普遍現象——這或許正是“現代”之所以為“現代”,“世俗”之所以為“世俗”的突出表徵。上述四種“消解”,延續至新世紀初葉,使每年平均有1000多部長篇小說、400多種散文集、七萬首詩歌、數萬集影視文學的偌大中國文壇,呈現為多種聲音的喧譁躁動,多種問題的雜陳狀態。巨量的文學資訊充塞大眾頭腦,也吞噬著人們本已所剩無多的閱讀時間。 txt小說上傳分享
前言:此史可待成追憶(4)
世俗化的文化/文學思潮未能真正激發人們沉思默想的潛力和對生命、對生存的敏識。“形而下”的文學趨勢使一些作家作品來去匆匆,自生自滅。然而,在中國文學界,在90年代以來,仍有一批堅定的“深夜看門人”守望在文學的精神高地,雲出其山而復雨其山,在“取動”與“取靜”之間艱難探求,在“主旋律”與“多樣化”之間有孚涉川。仍有一批寥如晨星又如晨星閃耀的作品,在滄桑的記憶、生命的體驗、思想的精進、敘事的上達等方面,都超越了共和國前四十年大部分作品的水準。
六十年的滄海月明,桑田日暖,使中國當代作家經歷了多少憂忿慷慨,累積了多少經驗教訓,體味了多少不乏血淚培壅的意蕊心香。他們為這片故土傾注了不絕如縷的繾綣,那紙上煙雲,凡所月旦,字字行行都是淺淺深深的悲喜留痕。我們不會遺忘,將珍惜這業已收穫的一切。
六十年的現實與人生,世象紛披,曲折華妙。作為新中國的幾代文學家,有的是用詩歌展示繡口錦心,頌諷詠歎;有的是用小說敘寫悲歡離合,靈肉沉浮;有的是用散文呈現閎遠精微,滌攄憂樂;有的是用戲劇鋪陳跌宕傳奇,或莊或諧。六十年的文學生產,既有鮮花也有敗絮,卻以浩如煙海的作品,尤其是改革開放近30年十倍於現代文學30年的數量,成就了一條由汗水、淚水與血水交匯的文學大河。不論從何種意義上講,物質的貧乏暴露著一個社會的落後,精神的貧乏表示著一個民族的衰老。而今,作為一社會風貌的折射和一民族精神的投影,我們的文學,依然處於進步與新生的上升時期。
在這樣蒼茫的時刻,面對如此繁富的作品,要選出“六十年與六十部”,自然絕非易事。人們有理由發問:你們究竟用什麼標準來選擇?這六十部作品難道都是“經典”?解讀時憑藉哪些閱讀經驗、價值尺度和學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