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自己,不能再讓悲情成為生活的主角。沉靜的時候,理性的時候,要溫習久違的笑,要慢慢找回歡樂,要用希望覆蓋過去的一切。
但是今天,我再一次淚雨滂沱!那是一篇部落格,作者“痕羽揚菲”在其QQ部落格上輯錄了地震災區“最感人的十句遺言”。句句飛淚,字字泣血,那些話可是罹難者彌留之際的最後心聲啊。
感謝作者細心收集了這些遺言,它讓我們能夠想像逝者最後的心境和狀態。其實,更多的罹難者在嚥氣之前,都有話要說,他們說了什麼,那些曾經為他們遮風擋雨、最後成為兇器的牆壁聽到了嗎?那塊曾經養育他們的土地聽到了嗎?那片曾經非常秀美、今後更加悲壯的山川聽到了嗎?
我聽到了,我不是牆壁,我不是土地,我不是山川,我聽到了。我是他們的同類,物傷其類,感同身受,我聽到了。
1、“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陷的民宅上,女子死亡姿勢雙膝跪地,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她身下有個三四個月大的孩子,死者的手機螢幕上是這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
我想說:偉大的媽媽,和所有的媽媽一樣,不憚用血汗培養孩子、用生命保護孩子。這孩子不單是自己的,他是社會的,是國家的,是所有人的,你是用生命為社會、為國家、為所有人保護一個孩子。生命庇護了生命,一個生命延續了另一個生命,一個生命替換了另一個生命。你離去了嗎,沒有,不會的,永遠不會,你的生命已經深深進入這個嶄新的小生命。你說“如果你能活著”,他真的活著,因為你,他活著。你說“一定要記住我愛你”,付出生命的代價,只是為了“記住”!是的,孩子他一定會記住,我們也會記住,所有的人都會記住。因為這是你並不貪婪卻是最終的囑託!
2、“堅強點。我們還有一個娃,你要把娃看嚴一些。要娃走上道,一足不慎,就全毀了。”
――5月12日,家住農行北川支行宿舍樓內46歲的婦女龔天秀和丈夫一同被壓,丈夫叮囑她。丈夫半小時後死去,龔天秀三天後自己鋸斷小腿後獲救。
我想說:“堅強點!”你用盡最後的堅強鼓勵親人。最後的話語或許並不新鮮,此生已重複千萬遍,“把娃看嚴”。這是億萬中國爹孃的共同心願啊,這是守法百姓的預設“聖經”啊。一個本分父親的最後念想,不是其他任何什麼,而是叮囑妻子繼續教育好娃。“要娃走上道”,走上什麼道,正道,大道,光明大道,平安大道。平凡而偉大的父親啊,你就是這片土地的良心,就是中國的良心。
3、“苟科,你活著出去以後,轉告我的爸媽,我這輩子做不成他們的兒子了,只好下輩子再做。”
六
――綿竹市漢旺鎮一所中學高二學生張明建,在地震廢墟下向最要好的同班同學苟科說。
我想說:孩子,你這輩子做了父母的兒子,做得很好,很好。你長大了,能夠感受人生之艱,體諒父母之難,能夠擔當一個兒子的責任。這樣懂事的孩子,和父母相守一天,都充實而圓滿。“下輩子再做”,啊可愛的孩子,多少輩子父母都會疼愛你、珍惜你、器重你,多少輩子你都是父母的欣慰、驕傲和希望!
4、“我這把老骨頭都還行,你要挺住。”
――5月12日,什邡紅白鎮,廢墟中與兒子湯明一牆之隔的老父不停地鼓勵兒子,40小時後湯明獲救,父親去世。
我想說:父母給予孩子,物質是重要的,而最珍貴的乃是無窮的力量和明亮的希望。生命的最後時段,鼓勵孩子“挺住”,成了父親最大的議程。一牆之隔,生死兩路,父親把生的希望毫無保留地傳遞給隔壁的兒子,自己放心走開。放心吧,偉大的父親,你的兒子此時挺住了,今後,他也會挺住,因為他繼承了你的力量!
5、“爸,我先走一步,我不行了。”
――5月12日,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簡志勤被廢墟埋住,當時已經快不行了,說了最後一句話。55歲的父親簡國雲一直給他打氣,但是磚塊太重,搬不動。下午3點半左右,簡志勤沒了反應。
我想說:“先走一步”,是一個兒子對父親最為遺憾的交待吧!他的心中一定非常矛盾,非常痛苦,因為兒子的天職要為父母養老送終,結果,自己卻沒有完成這一人生任務。那是多麼無奈的事情啊!說出這一句話,因為“我不行了”,不能服侍您,不能贍養您了,原諒兒子吧,這不是我願意的。
6、“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