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外,對一切進口商品徵10%的關稅,而且對那些對英國商品採取歧視性措施的國家的商品徵收100%的關稅。

在工業方面,英國各工業部門發展極不平衡。由於紡織、煤、鋼、造船等部門是19世紀為適應世界市場的需要而建立的,因此十分有必要對工業生產進行調整使之合理化。英國政府採取了兩方面的調整政策,一是擴充套件國家對公共事業的控制,如對公路、鐵路、電力的管理;二是國家在企業的支援下進行調整,諸如在煤、鋼、棉、造船等部門協商產品價格、產品數量、工資等問題。1934年4月,英國議會透過了石油國有化的議案。

到1934年底,英國的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都有了較大改善,但失業問題一直嚴重存在,並且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一問題直到實行徵兵和重整軍備才有較大改善。失業者的悲慘狀況和絕望情緒很容易為法西斯分子利用,連英國這樣一個資產階級*傳統很深的國家也不能完全擺脫法西斯主義的魔影。1932年10月,原工黨大臣小組的一個成員,奧斯瓦爾德·摩斯萊爵士,組織了一個包括形形色色法西斯團體在內的英國法西斯聯盟,在各地建立起地方組織。它得到《每日郵報》的支援,並從義大利得到一部分津貼,企圖效仿義大利和德國建立專制政體。但是該組織的影響和作用相對較小,未能對英國政治形成威脅。

最大的問題出現在德國。危機爆發後,德國全國驚恐不安,大有經濟全面崩潰之勢。

納粹黨於1933年初已取得政權,但它面臨的重大考驗是能否將德國從大蕭條中搶救過來,特別是能否解決嚴重的失業問題。

德國的失業人數在1932年高達610萬。這個問題的解決,納粹政權採取了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由國家興辦工程吸收失業者。納粹政權在1933年先後頒佈兩道減少失業者的法令,由國家撥款十億帝國馬克,大興土木,修建鐵道,興築高速公路,疏通運河,並建築公共房屋,且規定這些工作只用手工操作。同時對廣大政府機關僱員用種種方法加以安置。經過一番努力,德國的失業問題在一年時間裡得到了很大的解決,失業人數減少了三分之一。

第二種方式是透過資助私人企業擴充工廠裝置來吸收勞動力。包括工作半天制的企業在內,規定非有政治原因不得解僱員工。納粹政權又用強迫勞動、服役的辦法強制閒散的人工作。它嚴禁僱用女工,認為女人應回到廚房中去,料理家務,生男育女,這樣可減少對男工的競爭。

第三種方式就是透過發展軍事工業來解決,這一措施在當時增加了大批就業人數。到1936年,德國已基本做到了充分就業。到1938年,歐美各主要國家的平均失業率,美國為%,加拿大為%,荷蘭為%,英國為%,德國則只有%。

納粹德國和其他歐美髮達國家不同,經濟完全受政治控制,經濟被當作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政府設定了許多管理與監督機構,私人沒有自由可言,一切須服從政府管制,毫無例外。納粹一直標榜國家社會主義,但是從其執政政策看,突出的只是國家主義,根本沒有社會主義。它所做的一切實際與社會主義背道而馳,國家社會主義只不過是他們混淆視聽的動聽口號罷了。因此,德國經濟復甦的同時也就是世界戰爭策源地形成之日。

自由經濟的終結

大蕭條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影響十分深遠,這場亙古未有的經濟危機使整個資本主義損失財富達到2500億美元,要遠遠大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物質損失。西方國家的工業生產水平下降多達四成,資本主義世界的貿易額則倒退到戰後初期的水平。此時世界失業人數近五千萬人,最為嚴重的美國僅在1932年失業率就達到25%,這表示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失業者,而且是長期失業。隨處可見為領取救濟品而排成的長龍,許多人則因為無法償還貸款而被迫流離失所。雪上加霜的是,資本家為了擺脫危機,千方百計把損失轉嫁到本已瀕臨絕境的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身上,他們不斷削減工資、提高捐稅,從而大大激化了社會矛盾。

社會矛盾的激化,造成了不斷高漲的*運動、示威*以及農民鬥爭,這使資本主義世界處於前所未有的風雨飄搖之中。危機期間,僅法國就更換了十四屆政府,德國政府更迭了四次,義大利在戰後初期就出現了嚴重的政局混亂,日本則是針對政府的刺殺事件一再發生。所有國家的政局都變幻莫測,以至於有人一再驚呼資本主義的末日已經來臨。

其實,資本主義制度的末日並未來臨,只不過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走到了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