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部叫做《逆水寒》的電視劇裡的大反派。
如果真是這樣,那對他來說,可也是一件好事,畢竟這部片子裡,可是有不少本事大的人才可供他驅使。
縱然心中想法萬千,北辰面上卻不顯分毫,只環視一週,最後看向了武將中的那名老者——不出意外,他就該是十八萬御林軍的總統領①,江湖人稱諸葛神侯的諸葛正我了。
當然,現在的諸葛正我還不是御林軍總統領——正三品的大將軍銜,只是從三品的將軍——御林軍的二把手。
看到諸葛正我,北辰就下意思地想起了他那個有些好笑的字——小花,嘴角輕輕露出一抹笑意,北辰向後靠了靠,讓自己坐的舒服些:“諸葛卿家,你怎麼看?”
原本正努力向門柱學習的諸葛正我突然聽到北辰的點名,微微一愣,這還是官家第一次在朝堂上問他的意見,不管是為了什麼,能讓官家主動詢問,在所有人眼裡都是一項殊榮。
諸葛正我忽視四周射來的各色目光,執著笏板走出列隊,行禮:“回官家,微臣以為,大赦天下可安民心,這祭天之事還需慎重,官家雖龍體安康,終究是元氣大傷,需安心調養,這泰山之行一路舟車勞頓,微臣擔心官家吃不消。”
此話一出,先前那些請求官家祭天的人面色均是一遍,諸葛正我這話可是變相地說他們不顧官家的龍體啊。尤其是趙佶,此時已經羞得滿臉通紅了。
抬手阻止那些人再說話,北辰道:“諸葛卿家言之有理,大赦天下可行,傅卿家,此事交由你負責。”一般的聖旨不是由皇帝親自擬旨,而是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丞相負責動筆。
“微臣遵旨。”傅宗書下跪領旨。
北辰稍稍想了會兒道:“至於這祭天,此乃國家大事,也不得不行,這樣吧,祭天地點改為南郊圜丘,由禮部負責。明日,你們遞個章程上來。”
“微臣遵旨。”幾名禮部的官員下跪領旨。
北辰又轉向趙佶:“端王,朕知道你的字寫得甚好,這祭天時所用祭文,就由你代朕寫吧。”雖然恢復紫微星君的記憶後,他也能寫毛筆字了,但字跡與趙煦的卻是大為不同,雖然能模仿,但也需要好好練習段時間,現在要緊的還是找個人代筆。
趙佶一聽官家誇他字好,臉上的尷尬頓消,喜滋滋的領旨謝恩。
之後又聽大臣說了些無關痛癢的事,北辰意興闌珊,直接退朝了事,在這兒聽他們溜鬚拍馬,還不如去崇政殿看奏摺,還有用些。
不過退朝時,北辰還是讓貼身小太監曹瑞暗中宣召了御林軍的現任總統領。
①,原著裡諸葛正我是十八萬御林軍總教頭,但是百度時發現教頭在古代的地位很低,可諸葛正我看起來應該是高品級的官員,不然也不會掌管六扇門這種特殊部門了,所以我想原著裡的總教頭應該是總統領的意思吧?就用了總統領代替。
順便附上教頭的解釋:
1。宋代軍隊中教練武藝的人員。有“教頭”、“都教頭”之別。單稱“教頭”者為一般教練,地位很低。“都教頭”亦僅相當於中下級軍官。如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禁軍殿前司與步軍司各置都教頭。同年,集合開封府界大保長,每十人置一教頭教習武藝。次年藝成,再以大保長為教頭,教習保丁。開封府集教大保長2,825人,每10人置教頭1人,計設禁軍“教頭”270人,“都教頭”30人。同年,於殿前司、步軍司各置“都教頭”,掌教習之事。
接近顧惜朝
在御林軍的總統領被曹瑞領進來的時候,北辰並沒有在看奏摺,而是在看御林軍裡幾個頭領的資料,第一個就是他現在要見的人——餘宏武。
餘宏武是趙煦一手提拔起來的,原本只是個江湖草莽,武功不凡,一次被仇家追殺受了重傷,被出遊時的少年趙煦所救,為了報答救命之恩,他宣誓效忠趙煦,成為了趙煦身邊的護衛,雖然為人木訥,卻極重情意,忠心不二,是趙煦的心腹,深得趙煦賞識,從一個普通護衛提拔到了現在的御林軍總統領。
從趙煦的記憶裡,北辰知道這個餘宏武是能信任的人,在現在這個時候,也是唯一能讓他派遣去做下面事情的人。
沒等多久,北辰要見的人就來了,那是一個看樣子有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身高七尺,身形消瘦,其貌不揚,像是那種一扔進人群就找不到的普通人,但他的目光如炯,太陽穴高高突起,顯然是個內家高手。
“臣,餘宏武,見過官家。”餘宏武規規矩矩的行了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