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2 / 4)

小說:悅農門 作者:垃圾王

了那地,沒有井。將來擔水澆地也辛苦。是個讓人頭痛的事兒。”

張四娘想到那五畝地沒有井,要是一挑子一挑子的擔水,那可要累壞了。王大山家的地也是擔水澆的,可人家再累也是兩畝地。她家是五畝,根本沒法比。

“我看,到時用驢車送水?”宋氏微皺著眉道,嘴上這麼說,心裡可心疼那毛驢了。

“要不,買頭牛吧。犁地也得用它,還是用牛車送水吧。”宋王氏也捨不得。

張四娘搖頭,“買牛是應該的。但用牛來拉水這點我不贊同。這事兒還得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宋王氏母女兩人對視了一眼。張四孃的話有時聽著很新鮮。啥叫本質?還解決問題呢。

兩人笑了笑,這孩子眼睛好了,嘴裡頭的新鮮詞兒也多了。

“姥娘,你和娘看到咱這五畝地的位置了沒?它的東面過緩坡直奔太子河的河灘地。也就是說,咱家的地離太子河是最近的。如果在太子河岸上建一個水車,就可以節省人力物力。這個水車不僅可以澆灌咱家的地。只要是九連洞方向的地。都能澆灌到。”

“你這是要做水車?”宋氏訝異地問道。

張四娘瞧了瞧宋王氏,“咋?咱這沒有水車?還是你們從來都沒有看說過這個叫水車的東西?”

宋王氏搖頭,“這水車咱們當然都知道。都知道水車好,可做這個水車要花好多銀子,誰能去弄那個?有水車的地方,多半是官府拿銀子建的。前朝的時候,別的村子也有建過。可新朝之後。都再也沒聽說過官府幫哪個村子建水車了。”

哦,原來是這樣。這麼看來,新朝之後的年景並不如前朝。但張四娘並沒有發現哪個莊家人抱怨說新朝不好的。只要勤快,肯出力,吃上飯還是沒有問題的。

“那咱們去找里長說說這事兒呢?別的村人咱不用問,九連洞的村人水車一旦建好,獲利最大。就得讓他們或出錢或出力。”

“四娘。姥娘知道你能耐。啥事都能想得到。可建水車不是小事。建一個水車好比建半個私塾,少說也得五十兩銀子。咱家也拿不出這筆銀子。你說找里長,你得先看看九連洞這一帶住的都是什麼人家。一來人口少,二來將此地所有的田地加起來,也不過四十多畝。你說,誰願意出銀錢建水車。不值當。他們寧可自己費把子力氣擔水去,也不願意從口袋裡往外掏銀子。老天爺要是能行行好。來場雨,還能省了這麻煩事兒呢。”

宋氏點頭,“你姥娘說得沒錯。就算真的去建水車,建好了,也到了夏天了。春天裡咱們還得是靠自己擔水。對了,你不是還說要建養雞場?你瞧瞧,咱們剛買上地,手裡的銀子也不多了,養雞場還沒著落呢,你又要建水車。你還真能折騰。”

宋氏是個墨守成規的人。她在某種程度上,與張老爺子的想法是相同的。

她認為手裡能有點銀子,餓不著肚子,就已經很好了。莊戶人家還是要以種地為主,那是最保靠的收入來源。

像張四娘這般折騰著生意,是賺了些銀子。可她的心裡沒有一天是安穩的。生怕有這一單沒了下一單的買賣。她做不來這個,整天提心吊膽的,她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作坊裡她雖也時常去幫忙,但並未真的走心。

張四娘買田地,她倒是積極支援。有田地就有了吃喝嚼用,雖累、辛苦一些,但都是實實在在的營生,拋去稅費和人工,剩下的,也夠他們吃喝了。

而宋王氏的想法,漸漸地向張四娘靠攏。她也支援家裡頭買田地。但有了這份保障後,她也希望投入到新的賺錢行當裡去。

她窮怕了。

吃喝上是夠了,可人活著哪隻有吃喝夠了就行的。誰能保證一輩子沒個啥意外?從她年輕時守寡,到大山死裡逃生。她覺得這些苦難,都不是手裡有多少田地能解決的事情。

她要多賺些銀子,不為了自己,為了宋氏和四娘。她老了,趁著胳膊腿兒能動的時候,多幫著她們積累下銀錢。如果將來有什麼意外,他們也不會著慌。

張四娘沒想到建一個水車會引出這麼多的事情,更沒有想到水車是由官府籌建的。

在她的認知裡,水車是古代勤勞勇敢的勞動人建造的。並不是官府作為。

她以為,大家出點錢,出點力,這個水車就能建起來的。

不過,現在看來。她的想法是有些過於理想化了。

這時,坐在身邊的宋王氏忽然穿了鞋子下炕,邊走邊笑道:“喲,新郎倌來了?咦,新娘子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