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這樣,我這裡還有一些碎銀子,你先拿去用。”
綠雲爹一推周正的手,仍追問:“掌櫃的,您真的不再考慮一下?我真的可以……”
周正搖頭。
綠雲爹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扶著綠雲一道起來,“那……掌櫃的,打擾了。”
桌上的碎銀子,看也沒看一眼。
帶著綠雲,要走。
“且慢,”張四娘叫住他們,將籃筐遞給綠雲,“這裡還有些吃的東西,留著吧。”
綠雲扯了下她爹的衣袖,沒找到活兒,就意味著又要餓肚子……
綠雲爹咬牙,謝過,收下了籃筐。
“你是不是……怪我沒用他?”周正站在她的身後,望著那對父女兩人離去的背影。
張四娘搖頭:“周大哥你想得太多了。酒樓開門做的是生意,用不用人都要以酒樓的實際情況來考慮。憑意氣用事,對彼此都沒有好處。”
周正嘴角揚起來,就知道她不會這麼想她。之所以問,不過是想知道她的心……就比如今天,巴巴地跑到廟會里來,如何不是因為自己的心呢。
王大山回來知悉情況後,鬆了口氣。這時候,人也不多了,張四娘給家人買些吃食等小玩意帶了回去。
第186章
張四娘回到家中,將買好的豆花給了宋王氏,給宋氏買的是炸糰子糕。又將廟會之中所見之事一一道來。
“……唉,她嬸子也真是的。這下合出這麼個八字來,她心裡也不會舒服。”宋王氏將豆花熱了一開後,慢慢喝著。
宋氏嘆道:“可憐這天下當孃的心了。遇到這種事,又攤上這樣的孩子,大嫂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何氏這麼做當然是有她的小心思。如果二孃與柱子是極合的,她也拿著的八字做伐子,再找吳氏商量二人的婚事。
可眼下,何氏是沒有任何藉口再提那件事了。
宋王氏看了張四娘一眼,這孩子自打廟會回來,心事重重的,莫非是出了什麼事。她瞧了眼碗裡的豆花,遞給宋氏,“你嚐嚐,這豆花喝著不像是馬家豆花啊?”
宋氏搖頭,這馬家豆花豆子味特別重,而且是不會往裡面放糖的。
張四娘歉意地笑笑,“一時忘記說了,這是曹家豆花。我們從後山回來時,馬家的豆花已經賣完了。周大哥說這曹家的也不錯,我就買回來了。沒想到姥娘一下子就嚐出來了。”
宋王氏說沒事兒,又解釋著了兩家豆花的特徵。這曹家的豆花也好喝,分鹹甜兩口,豆子味不重。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宋王氏更喜歡原汁原味的東西。
娘幾個坐在炕上說閒話兒的時候,就聽外面就人喊下雨了。宋氏出去揀外面的晾的衣服去。宋王氏趁著這功夫,問四娘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又猜測她的心事是不是因著那盲女綠雲。
張四娘不得不歎服宋王氏的細心,她確實因著綠雲的事情有些感觸。
那對父女就那樣離去,她於心底總覺得應該做點什麼?但明顯,綠雲爹是個很要強的人。周正那些碎銀子雖不多,但至少能讓他們暫時不再忍飢挨餓,也好緩幾天功夫讓綠雲爹再去尋個差事做。可他偏偏不要!
讓她不得不高看他幾眼。
於是,她在給綠雲那個吃食的籃筐裡悄悄放進了一兩銀子。
也希望。綠雲爹看到這銀子後。放下所謂的自尊心,坦然接受她的這份好意。要明白這世事需要變通,萬不可一意孤行,自討苦吃。
“姥娘,等我賺了足夠多的銀子,我就會開個收容所。專門收容那些無家可歸的小孩子,還有那些身有殘疾的孩子。要知道,貧窮與殘疾,不是他們的錯。更不能自憐自艾,怨天尤人。我要為他們建造出一個新天地。讓他們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他們會與別的孩子一樣。可以讀書。識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讓他們明白,每個人來這世上,都是一個驕傲的存在。”張四娘越說越激動,雙手緊緊地攥在一起。
宋王氏很能體會張四孃的心情。孩子所經歷的痛苦,作為她的親人,感同身受。
孩子能講出這番話,相信她也一定能做得到。
宋王氏將她摟進懷裡,“四娘,好孩子。姥娘就知道你是個心善的。你說的這事兒,不管錢多錢少,咱都能做了。錢少,咱們有錢少時候的幫襯;錢多。咱就把這事情做大,讓孩子們都能好好生活。”
張四娘倚在她的懷裡,重重地點頭。她不是聖母,她也不是什麼慈善家。她只是一個曾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