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過的是如此的艱辛如此的單一。每天在忙碌中穿梭於飯堂、教室和宿舍之間,過著一種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簡單生活。儘管這樣,最終還是透過預科講習班的“折中義”生活進入了大學。
這樣的結果總比那些沒有這種機會的人要幸運的多,預科講習班雖然在學習上沒有給予我太多,但卻給予我愛情的花朵。
……
進入省重點大學讀書,不是我的夙願(事實上,原本就沒有想過要上大學)。但一直以來卻是我父母的夙願。一來離家近,二來在學習開支上也不算高。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完全可以供得起我完成這幾年的大學。
開學的那天。父親要親自送我去學校。我無論如何也沒有同意讓父親送我,對我來說,上大學無非就是學習地點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而已,就像旅行一樣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在此過程中,只是沿途的風景有所改變,旅行的本身是沒有改變的,都是旅行罷了。所以,讀大學完全沒有必要搞得如此興師動眾。人生何嘗不是這樣。於是便一個人提著自己日後的生活所需品到了學校。
學校坐落在並不繁華的街區,一條東西走向的柏油路從學校的門前徑直穿過。校門兩側有兩隻醒獅。醒獅後面是帶有古老建築風格的校門。一條黑青色的狹長小路從校門口延伸了進去。路的兩旁是鬱鬱蔥蔥的梧桐樹。樹的枝莖與枝杆相互接壤,濃密的葉子使得小路顯得格外涼爽。即便是強烈的陽光在這些濃葉的遮掩下,這條小路依舊顯得清爽很多,像一位青春期美麗而安靜的女子總會招惹來許多人的目光一樣地引來許多來此乘涼的人。每每稍有一陣微風,便會傳來悅耳的聲響。那是葉子在歌唱。再往前走便是一座橋心女生公寓樓,就其最初的設計目的和最終的用意已不得而知。透過玻璃窗,搭在陽臺涼衣架的種類繁多的簡單的複雜的夏季服飾,粉色的內衣、帶有荷花圖案的名牌胸罩,還有各式各樣的短裙、長統襪,這些飾物的出現給這座單調而不知其用意的建築增添了很多色彩,橋心公寓樓的對面是一座凸現歷史滄桑感的舊式男生宿舍樓。我說這是宿舍樓,是因為其與公寓樓在建築風格上有很大的差別,更重要的是公寓樓裡寄宿的學生和宿舍樓裡寄宿的學生在社會地位和經濟關係上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就像是普通人或一般的工薪階層只能進普通的飯店用餐,而有錢人卻會到三星級或五星級飯店裡去吃一頓飯,一切屬於公平分配。普通宿舍樓的北邊又是一座公寓樓,這座公寓樓後面又是一座普通宿舍,我就被分配到這座普通宿舍樓。宿舍的走廊是用混凝土構築的,再無任何裝飾,沒有瓷磚粉飾,所以整個樓道顯得陰暗幽深,地板由於長期沒有見到陽光而顯得極為潮溼。我被分到了一個六人間的宿舍裡,宿舍靠兩邊牆壁的地方,擺著四張上下鋪的老式床鋪,前兩張上下各一人,後兩張各帶一張書桌,與其說是書桌,倒不如說是擺物臺更為確切。因為,平時在書桌上從來都不會有人在上面讀書或寫字,只是在上面放了亂七八糟的東西,書籍、廢報紙、雜誌、速食麵的調味包,還有一些喝空了的易拉罐等,猛看去顯得琳琅滿目。
由於我入校報名較晚的緣故,所以我的床鋪被分到一進門的下鋪。在集體宿舍裡住下鋪很受人歧視,因為這也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就其具體的寓意我至今也不大明白,總之,在集體宿舍裡寄宿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地住下鋪,所以上鋪的床位就像是荊州之地一樣,誰都想爭奪。只要有人進來,不論是熟識的還是陌生的,都會心安理得地坐到下鋪的床上。所以,住下鋪,在衛生上也很能提升人。
我是一個對個人衛生條件相對比較注重的人。每週的第一件事便是清洗衣物。這對我來說不僅是一種自身生活習慣的鍛鍊,也是對我精神上的一種摧殘。一個男孩子,每週清洗一次被罩和床單,確實令人難以置信。對實情不瞭解的人極為可能認為我有個人的癖好。
第二章(2)
不管怎樣這一切的確是事實。
對於寄宿制生活,先前讀中學時也曾有過,那時因為年齡還小,便不覺得有什麼傷及自尊之處。到了大學,一間不到二十平米的空間裡住六個來自不同省份性格怪異的傢伙,真是有些讓人不好接受。
睡在我上鋪的是一個來自四川的小夥子,人挺憨厚,為人處事落落大方。對面住的是一個來自河南的個頭矮小身體胖得可以的傢伙,用我上鋪四川小夥子的話來說,小河南該到進屠宰廠的時候了,為此兩人時有爭端,小小的爭執讓人覺得輕鬆一點。
小河南的生活習性比起其他人來說,有很多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