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不但是封賞三百爵位,而且還連帶著原先的受爵者重定爵位。
按照新的十五等爵位制。李璟是第一等爵秦國王爵位。
國王以下,封改名為李德昭的長子為遼陽郡王,封李德林等十二子為國公。
其實秦藩文武,封崔芸卿、林威、王重、李振、敬翔、蓋寓六人為國公,郭承安、裴宥、王普等九人為郡公,崔安潛、張自勉等十八人為縣公,劉尋、李存孝、高思繼等三十六人為國侯,以下還封四十五郡侯,五十四縣侯。並有開伯國六十三,開國子七十二,開國男八十一。勳士一百零八,爵士一百六,騎士三百,武士五百!
前後總共封爵將近一千五百人。
這次封爵還有一個更讓人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原本包括崔芸卿和崔安潛等大部份此次受封者,他們本身都有朝廷的爵位,而且爵位甚至比這次封的要高的多。如崔安潛本就是國公,於琮的爵位也是國公。還有更多此次只受封侯爵、伯爵的,原本更都是公爵、侯爵位。
總的來說,這次封爵,整個秦藩文武將士們的爵位大都降了兩到三等,原本有些人是朝廷封的爵位,有的人是秦藩封的爵位,比較混亂。往往下屬的爵位,有時比上司的還高。有些一直追隨於李璟的老人,卻比不過新歸附的。
這次李璟與省閣商議過後,乾脆就來了一次大手術,從新理清爵位。借這次實行新的十五等爵位之際,把原本混亂,普透過高的爵位狀況,修正了過來。爵位不但要表現的尊貴、稀缺,而且還得與功績、資歷等掛鉤。
特別是郡王、國公、郡公、縣公這四等高爵。這次李璟郡王只封給了自己的長子,算是暫時以定其繼承人之位。其餘的郡王,全都降爵,自崔芸卿起,一個郡王都沒有了。
國公,也從大小二十餘個,降成了僅有六國公。剩下的郡公、縣公也是如此,九郡公,十八縣公。
王爵和公爵,全加一起,只有李璟這個秦王,李德昭這個郡王,加上六國公,九郡公,十八縣公,全部一起,三十五人。
新投而來的崔安潛等人本都是國公,郡公,但這次李璟也將他們都定為縣公。
幾乎所有的人都降爵了,可出乎許多局外看熱鬧的人意料的是,這次重新封爵後,秦藩上下對此出齊的保持著贊同的態度。原來的爵位雖高,可因為混亂,因此顯得並不公正。而現在的爵位雖降,但卻是所有人重新評定,因此顯得公平。更何況,這次的封爵事件,也讓大家看到了秦王的雄心。跟著秦王,他們都將是開國元勳,將來還怕沒有富貴?
就連李振、李良、蓋寓、敬翔這些元老,以及崔芸卿、崔安潛、於琮、杜韜這些半路來投的原朝廷大員們,也對此一致保持贊同。
一場鬧轟轟的封爵事件,最後就此落幕,這次事件中,天子損失最大,在秦藩之中,從此威信全無。李璟收穫最多。不但利用這次事情。向朝廷和天子展示了自己的實力。迫使他們收斂,同時也藉此大大打擊了天子的陰謀,在秦藩之中再次增強了自己的威望。
封爵之位,李璟也再次對秦藩文武諸將們的官職重新進行了一**調整,各有封賞升遷,一些要害部門,也進行了對調輪換。特別是地方行省州縣的地方官員,此次進行一**輪換。而各行省州縣的駐軍武官,也一樣進行大輪換。
七行省文武官員對調,先從行省級文武官員開始對調,然後逐步輪調州、縣官員。
此外,李璟還在原來的省閣院府聯席會議之上,重啟政事堂會議,崔芸卿等十三人加參加政事銜,成為李璟之下,秦藩之中官位最高,權柄最重之人。相當於朝廷的同平章事宰相。
省閣院府聯席會議,政事堂會議。形成了秦藩的決策機構,相當於朝廷的中書省、門下省設定。
李璟大婚之後,便全心投入這一系列的內部調整改革之中。
大刀闊斧的改革剛開始,李璟卻又迎來了代北的急報。
收到監察廳送達的急奏,他臉色凝重,立即讓內勤局馬通知政事堂諸位相公們前來開會。
劉芸娘感覺身子沉重,而且總是想吃酸,偏偏還吐個不停。她記得上次懷虎妞時,她根本沒有這樣難受過,那個時候她五個月肚子時,還能騎馬射箭,根本沒有像這樣一天到晚沒精神,特別是每天早晚的時候,總是吐個不停,彷彿要把所有的腸胃都吐出來。”酸兒辣女!”她想起李璟給她送上從河東弄來的醋醃瓜皮時,笑著說的話。也許這真的是一個男孩,上次她不就是喜辣怕酸嗎?這次自己支一點也不想吃辣,總想吃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