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某並不認為直接動武是上策。”
鄭畋侃侃而談道:“從收到的情報來看,他們殺害了我們派去的官兵和軍事觀察團將士,這行徑已經與叛亂無異。但從另一面來看,他們也還沒有完全叛亂,他們一沒公開反秦,二沒有進攻我們的淮南和浙東福建之地。某覺得他們也還在觀望之中,據某的推測,楊錢二人心有割據江東之意,但絕無圖取中原之心。他們想要的,只是不願意把苦心經營的地盤讓出來,想要的是割據一地,維持下去而已。這事情,其實也算人之常情。若是眼下秦藩出兵討伐二鎮,那麼勢必將二人真正逼反。但若是秦王能下令加封二人,那二人可能就會安於一隅,不再有他圖之心。為了眼下中原之局勢,某以為暫時放他們一馬,乃是權宜之計,可對大局有極大幫助。等中原局勢塵埃落定,那時攜泰山壓倒之勢南下江東,他們就算再有想法也無濟於事了。且從另一方面來說,一個打爛的江東,對於不久後就能收復的我們來說,實在是可惜。”
“操,他們反叛作亂,還倒要給他們加官進爵,這算哪門子上策?這要做了,以後我們的威嚴何在?”
“一時權宜之計罷了,為了大局,讓他們先蹦躂幾天又如何,小不忍則亂大謀啊!”鄭畋解釋著道。
面對文武臣僚,李璟最後做出決斷:“次相所言極是,一時權宜之策,我們也不必爭這一時之氣。當務之急還是先擺平楊復恭再說,秦宗權和楊行密、錢鏐三人,割據之心早有,也非起自今日。眼下既然他們還未敢公然叛亂,那我們不妨暫時放過他們,與他們虛以委蛇。待中原局勢已定。再秋後算帳不遲。”
“傳令趙犨。讓他好生安撫葛從周、張歸牟、張歸霸諸將。”頓了頓。李璟又道:“派使者去山南,封秦宗權齊王,授山南鎮節度使,賜號奉**。另派使者去江東,正式冊封楊行密吳王,授淮西節度使,賜號寧**。正式冊封錢鏐為越王,授浙西節度使。賜號匡**。”李璟冷冷的念出一串封賞,不再給三人加行省總督或都督銜,也不再加行營都統銜,而改封節度使,冊封國王爵,並給了三人各自一個極為特色的軍號。
奉國、寧國、匡國,三個軍號一出,殿中重臣都不由的露出一陣瞭然之色。看來秦王已經對三人心中真正記恨上了,現在捧的越高,等回頭就會摔的越重。秦藩早就沒了節度使之號。現在一下封了三個,若是那三人心中沒被**蒙了眼。只怕馬上就能明白過來這其中真正的意思了。
唸完對三人的封賞後,李璟便不再談及三人之事。他轉而對當下中原的戰局做出決斷:“我們平定成德、魏博、昭義、河陽、河東五鎮之後,洛陽已經穩固在手,固落金湯。如今,我們的主要敵人就是楊復恭的長安朝廷。與長安朝廷決戰就在眼前,雖然這是圍繞著洛陽的戰鬥,但戰役的勝利節點卻是在河中的戰鬥。而要取得河中的決戰勝利,參謀院和孤都認為,關鍵還是在於關中。就現在局勢,田令孜的突然倒戈相向,這將使得楊復恭腹部受敵,同時老巢長安危急,如此一來,好戲連臺。楊復恭的大軍主力都出自關中,可現在田令孜攻入關中,這下後院起火,楊復恭的聯軍還如何跟我們在關東大戰?”
李璟分析局勢,認為眼下已經到了戰役的轉折之點,對峙階段將提前結束。田令孜的突然倒戈,這將使得楊復恭的大軍難以再呆在關東,他們必然得回援關中長安。這樣一來,對於秦軍來說,這就是一個最大最好的機遇。本來幾十萬兵馬民夫集結關東,楊復恭就已經是把所有的本錢都拿出來了,後勤的負擔極大。要是長安再丟了,那他們的聯軍真的會立即崩潰。聯軍本來就是由諸鎮組成,各鎮明爭暗鬥,互相傾軋,人心渙散。現在這個朝廷,真正能控制的地盤,實際上只剩下了一個關中。河南之地,已經崩潰。而山南以南的幾鎮,也是搖擺不定。
這次洛陽一丟,長安朝廷必然威望大跌,田令孜的背叛,必然讓朝廷最後的一點威望丟失殆盡。
張自勉說:“殿下所說,切中要害。雖然沒有田令孜,咱們用不了多久,也能取得中原決戰勝利。但田令孜的神來一筆,卻讓我們提前鎖定勝局。眼下我們要做的,就是絕不讓楊復恭輕鬆的回到關中。我們要在關東擊潰聯軍,讓聯軍崩潰,散亂,然後各個擊破!”
曾元裕也同意這個觀點,他說,我們現在兵多將廣,糧足械精,所據之地百姓休養生息,深得民心。現在朝廷威信早無,我們可乘勝西進,直取長安。我提議,再給楊復恭加一把火,讓咱們已經渡過黃河的七位猛將,立即猛攻保大鎮。同時,也請於太師出兵振武。咱們猛攻關中的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