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1 / 4)

小說:晚唐 作者:蠍子王

封朔州刺史安慶都督史敬存為朔國公,賜姓李。

封契必部酋長契必璋為襄國公,賜姓李。

前一天封了一個一字秦王,接著第二天馬上又連封了七個郡王,五個郡公,並連賜七個國姓。

這道聖旨一發,頓時滿朝側目,天下譁然!(未完待續……)

第705章 謀位

(感謝不變的星、無間嘯風、我只愛中國、鸚鵡螺子、夢夢夢夢夢夢諸位的打賞,謝謝!)

丹崖山上蓬萊閣,李汭坐在玻璃落地窗臺之後的軟榻上,迎著朝陽微眯著眼睛,彷彿正在神遊天外。

轉眼已經六年光陰逝去,歲月在李汭的臉上,也增添了數道痕跡。曾經有一段時間,他也雄心勃勃,欲一展胸中抱負。他看中了李璟,那個毫無根基,眼中卻透露出與自己一樣勃勃雄心的年青人。他有過一個龐大的計劃,但隨之李璟與封氏衝突不斷升級,李璟進兵遼南,他的發展迅速的超過了他的預計。

沙門鎮將!一轉眼就成了大謝砦兵馬使,然後是鎮東軍使,登州刺史,緊接著就爬到了安東都護使,鎮**節度使。

對李汭來說,李璟原本是他的一顆棋子,但這顆棋子卻不受他的控制。

到如今,小卒早過了河,一路就要拱掉老帥。

六年時間很長,六年時間也很短。

秦王,東北大行臺,東北、河北兵馬元帥,關東兵馬元帥!

六年前的李汭絕不會相信,當初那個小小的沙門鎮將,那個目光中充滿著勃勃野心的年青人,居然轉眼間,已經與自己一樣成為了一字親王,甚至如今位序在他之上。

位極人臣!

他當初幾次關鍵之時支援李璟,那是因為他把李璟當成了自己的棋子。可如今呢,其實他才是那顆棋子,而且還是被李璟只用了幾次就已經沒什麼作用的棋子。

這幾年。他一直呆在登州。一直以昭王之爵位擔任著登州別駕的職位。登州換了多任刺史。他這個別駕卻從沒換過。

這幾年呆在登州,他親眼見證了登州在李璟的治下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見到自李璟掌管登州之後,州縣官吏吏治改革,新的公務員考試製度後,考試製度選拔出來的州縣官吏大抵清明。而後來的辦事員考試製度,更是把多年來未曾變革過的胥吏制度進行了大變革,胥吏不再只是州縣官員私下招募,他們有了正式的官家身份。在有了正式的薪俸,以及胥吏辦事優秀也能往上升職,成為雜職,雜任,甚至透過流外,最後進入流內官的資格。

一開始的時候,李汭對這個辦事員制度可謂十分驚訝,大唐數千萬子民,官員不過一萬八千餘人,可胥吏卻有三十餘萬。官與吏那是清與濁的界線。而且這條界線極為明顯,可現在李璟卻打破了這條界線。雖然說有公務員和辦事員考試。公務員考試招募的暫時只是吏員,而辦事員考試招募的是那些衙役等更低一級的胥役。

可李璟卻把這些胥吏納入統一官制,甚至薪俸這些也納入了官府財政支出之中,更加讓他驚訝的還是李璟把清濁流的界線開啟,明文指出辦事員辦事優勢,最後有機會升任公務員,而公務員辦事優勢,最後也有機會成為流外官員,流外官員做事優秀,也有機會升入流內官。

千百年古所未有之事。

本來李汭還想看李璟笑話,畢竟自古以來胥吏階層被稱為濁流,那是有很大的原因的。可以說,地方吏治**,是數朝以來都無法真正解決的事情。

可結果卻讓他更震驚,這幾年來,李璟的治下各州縣,官吏大抵清明,百姓安民樂業。

那個攤丁入畝的納糧制度實行之後,農民的賦稅減輕,兼併放緩。

在對工商業的大力支援後,城鎮工商發達,文化更加繁榮昌盛。

乾符五年至乾符六年,不僅幕府倉庫豐裕,便是各地州縣府庫,還有義倉,亦皆豐實。整個李璟治下,各州縣中,糧食連續兩年時間穩定在了每斤大米五文,鬥米不過二十幾文,石米也才六百文錢。其實如鹽、油、布這幾樣最重要的民生物品,價格都穩定在一個很便宜的數字。

而這個時候的大唐其它各地,米價每鬥至少五六百文,是登州米價的二三十倍。

普通農民如今納糧之少,更讓他震憾。原來在幾年前,一個普通百姓每年的兩稅錢在四千錢至六百錢之間,這還另外要交納一些地方的加徵錢。可現在,百姓一畝地的田賦和丁役錢加一起,一畝才交十文錢,戶錢廢除,加徵廢除,一戶百畝田地,也才總共納一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