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2 / 4)

小說:熬鷹航空業 作者:丁格

流產品還是的環形燃燒室的時候,人家都在鹽焗短環形。主流使用的是定向凝固渦輪葉片,人家就在研究單晶葉片。

最牛逼的是。:蘇聯一半的航空發動機測試裝置都在這家單位旗下,這簡直就是6的飛起,反正在蘇聯,能冠上‘中央’兩個字的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蘇聯有個和共和國完全不同的地方,技術牛逼、先進的單位、研究院都是以靠近莫斯科為榮。比如二戰剛把德軍趕出蘇聯境內,當時最風光的米格設計局就跑得飛快的搬回了莫斯科。

其他的諸如什麼,安東諾夫、蘇霍伊之類的設計局,在二戰這統統都是小雜魚,必須得要流放,一個滾到西伯利亞,一個滾到烏克蘭去。

甚至蘇聯解體,米格被蘇霍伊吞併了之後,蘇霍伊的精英依然是樂此不疲的搬到了莫斯科附近,住進了不詳之地米格設計局舊址。

這就是蘇聯航空工業的特點,靠近莫斯科附近的都是精華,和共和國的航空工業分散佈置,到處鑽山溝有很大的不同。

現在楊輝就準備好了,一定要去莫斯科附近去見識一下,看看這些蘇聯航空工業的精華到底有什麼好的。

“那好,我們明天就去參觀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這是我們蘇聯最優秀的戰鬥機設計局,它設計了幾乎所有的蘇聯現役戰鬥機,能去參觀米格設計局,還是非常不容易的。”

邊說著,這為蘇聯外交部的接待人員還一副非常自豪的樣子,這讓楊輝感到非常的無奈,現在的米高揚設計局,楊輝還真就不感興趣。

米格29這飛機,確實優秀,他完美的達到了蘇聯空軍的要求,格鬥能力、費效比也非常不錯,整機推比高的一比。但在楊輝看來,這東西只能是蘇聯空軍作戰思想下有用,對共和國來說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又能借鑑到什麼?。

偏偏這熱情的蘇聯外事部還認真的安排了此時最牛逼的米格設計局,這讓楊輝有些抓狂,但看看另外幾人的樣子:明顯,他們對大名鼎鼎的米格設計局還很是嚮往。

最後,楊輝只能是默默的妥協,米格就米格吧,去看看也好,能做了半個世紀的老大,米格設計局肯定還是有可以看的東西。

“好吧,我們就去米格設計局看看,不過我們下一站能不能換成中央空氣動力研究院或者中央發航空動機研究院。”

時間有限,楊輝不願意再將時間浪費在其他的單位,直接奔向目標單位才是最好的選擇。

“沒問題,我會幫你們安排,中央空氣動力研究院就在我們現在莫羅佐夫試飛院的旁邊,至於你說的中央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和米格設計局同樣都在莫斯科市內,我們可以一起去參觀。”

聽到這裡,楊輝心裡就安靜下來了,能去這兩個名字帶“中央”的研究院看看就已經夠了。

從莫羅佐夫試飛所在地茹可夫斯基市到莫斯科市,有幾十公里的路程,但這並不算遠,一兩個小時的車程而已。

當楊輝和其他四人訪問團隊走進了米格設計局之時,設計局的規模之大,給了眾人深刻的印象。

能從二戰就之前就走到現在,並一直是蘇聯戰鬥機的代表,米格設計局確實底蘊深厚,從這規模龐大的測試中心、設計中心、快反制造中心的規模來看,楊輝都已經感覺到了差距。

同樣是佔地龐大,但米格設計局是正二八斤的利用起了每一寸土地,建立起完善的飛機研發配套設施,再想起西南科工那地兒,楊輝覺得西南科工亟待建設的基礎科研設施還多著在,任重而道遠。

而最讓楊輝看重的,則是米格設計局中佔據了整個設計局三分之一的巨大廠房,沒錯米格設計局,居然也有廠房,看起來和設計局的身份極不相符,但在航空工業中,又是最前沿的要求。

楊輝知道這裡面的東西是什麼,在這些巨大的廠房,裡面有製造一款飛機關鍵部件的大部分裝置,有了這些東西,米格設計局可以不用面對設計出的東西,沒有製造廠幫助製造的窘境。

這就是“快速反應中心”,專門為設計單位配套的製造裝置,平時他們沒有批次生產飛機的任務,這裡唯一的任務就是把設計師的想法,從圖紙以最快的速度變成實物,然後交付到測試中心做測試。

對設計師的設計做到快速反應,可以有效的縮短一款飛機研製週期只至少一年以上,這裡面的收益確實相當之多,對設計局的幫助不可謂不小。

但西南科工沒有這部門,甚至放眼整個共和國過都沒有,共和國的樣機、樣件生產都是找相關批次生產工廠幫助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