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而介紹出來的情況也讓楊輝唏噓不已。
“在擁有了更好的抗高溫結構後,原本比較均衡的力學效能卻有了很大的退化,特別是抗高溫蠕變效能有了很大的下降,還遠遠比不上渦扇10原本使用的渦輪葉片,這種高溫蠕變效能比較差的高溫合金,只能用於不需要隨轉子高速運轉的靜子環中做靜子葉片。”
聽完介紹,楊輝終於明白了這款高溫渦輪葉片的來龍去脈了,原來這是一種嚴重偏科的高溫葉片,這真是令人空歡喜一場。
既然不能做渦輪葉片、新的中推核心機就只能繼續在單晶葉片的路上一條道走到黑,渦扇10發動機的改進也只能是對尾噴口做做改進。
楊輝很佩服625所的能力,也很同情他們的遭遇,若是他們搞出的這型高溫葉片同時具有較高的抗高溫蠕變效能,那麼一切都將不同,也許625所現在的門檻早就已經被各大航空發動機生產、研製單位踩壞了。
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幸運兒,都能各種不同的材料配比、生產處理工藝中遇到剛好合適的材料,更多的時候都是以失敗為結局,625所其實還算是不錯的,他們至少拿出了可以用於靜子環使用的高溫葉片,這也是很了不起的一個發現。
但這時候,楊輝還是要老生常談:“現在使用的這項技術和單晶工業化生產有什麼關係嗎?雖然都是透過控制晶體生長來做到更好的效能,但單晶和定向凝固合金的控制是有很大的區別,這一點625所的同志肯定也是知道的。”
楊輝現在繼續問到這裡,前期該知道的也介紹完畢,625所狂人抬起頭說出了一句話。
“我們之所以能精確控制定向凝固合金的晶枝走向,這源於我們使用了一些控制單晶生產的技術,這就是625所的秘方,我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參與過一個與單晶相關的邊緣科目。”(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六章:通用的窘境
既然625所有如此“通天徹地”之能,楊輝自然就不會放過這樣的一個好機會,又再次邀請625所參與到DD3單晶渦輪葉片工業化生產工藝開發隊伍中。
楊輝不知道625所的參與到底會給整個專案帶來怎樣的變化,他只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放過任何的可能,一定要是實現單晶渦輪葉片的大規模生產任務。
“既如此,那就拜託各位兄弟單位的同志們了,這款核心機關乎我們西南科工的未來,同樣也關係到大家以後的前途,更關乎我們能不能拿出一顆真正的華夏心,自周總理開始提出我們航空工業的心臟病問題開始,已經二十年,這個問題是應該在我們這一代改變了。”
楊輝又要離開了,這次在624所待了整整一週時間,眨眼間都又到了87年十一月,這個時候是各大單位盤點一年業績的時候到了,楊輝必須要回去主持87年西南科工的各項年終盤點。
當然,年終盤點並不是西南科工的專利,也不僅僅只是共和國的專利,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作為美國全球存在的基石,美國海軍也在對一年的收穫、教訓進行盤點。
而這次盤點就要有一年之中各種裝備的損失報告,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則是美國海軍在87年中的戰機損失數量。
臺上的美國海軍發言人對國會山的老爺們做著各種彙報:“今年的海軍艦載作戰飛機共損失24架,其中以F/a…18A/B型損失最多,共計損失9架。其次則是F…14戰鬥機損失4架”
聽到F18這款才服役沒幾年的新型飛機在訓練中都能損失這麼多,國會山的老爺們憤怒了。這款飛機在研製中就把可靠性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就是為了避免再給整出一架F14這種可靠性極低的飛機出來。
但聽這次的海軍報告來看。這F18的損失居然是F14飛機損失的兩倍還要多,這是把國會山老爺們的要求不放在眼裡咯?花大錢就研製出這樣的一款飛機,這簡直還能得了!
“啪!”
第一個憤怒的國會老爺坐不住了,他率先表示不滿,粗暴地打斷了正在做報告的美國海軍發言人,指著鼻子咆哮著。
“怎麼回事?F18的損失足足比F14的損失還多了一倍多,這對美利堅海軍的作戰能力是極大的威脅,如此重大的問題,海軍是不是要單獨對F18大規模損失做出一個解釋!美利堅的飛行員異常寶貴。海軍絕對不能讓寶貴的飛行員這駕駛這種危險的戰機,這是對人。權的無視,必須要嚴格追查!”
五十多歲的老頭子在這個時候站起來大聲的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