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陣方案設計一款搜尋雷達,這雷達將會從最基本的雷達工作模式上就穩穩地超過E…3預警機一代,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完全沒有問題。”
使用相控陣雷達來開發預警機,這瞄準的就是上一位面的空警2000去了,其效能肯定是可以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但話又說回來,效能的確是足夠的先進了。但相控陣雷達這種東西搬上預警機,貌似
對於相控陣雷達。共和國還真就是一點兒也不陌生,就比如現在的二炮方面在聽到相控陣雷達的時候。第一反映就是:“7101工程?那東西能夠搬上預警機嗎?還是說你們有另外的其它方案。”
所謂7101工程,這的確就是共和國在相控陣雷達上面的第一次嘗試,不過這東西可就不是用於戰區預警搜尋,而是用作更加牛逼的國家級彈道導彈早期防禦系統,那東西是七十年代研發出來用作測控蘇聯導彈的早期預警雷達,整個雷達光是天線就建造了半個小山。
而這套雷達背後的控制室也不是太大,大概大概就是八層樓高的樣子而已,雷達啟動的時候一座中等城市的用電肯定是要有,硬是要比的話。差不多能耗和航空發動機的高空臺執行起來差不多。
就這樣的東西,肯定不是裝上預警機上面就可以用的,就算是拉出了安225這樣的300噸級大飛機來,也休想把這雷達裝上去。更何況現在是一百噸級預警機,只能說它們除了都是相控陣體制以外,完全看不出哪裡還有相同的地方。
7101作為大型彈道導彈預警雷達,整個共和國就只有一座,當然也是戰功赫赫,其組網了另外的110雷達之後。首先就預警了美國的早期太空站“天空實驗室”。連續跟蹤了8天之後,最後預警系統根據測得的資料,對其墜落做了準確的內部預報,這和美國公佈的資料對比。發現時間僅差4分鐘,地點僅差經度2。9°和緯度1。3°
後面再有的東風五導彈測試任務,更是全程跟蹤資料。最遠跟蹤距離達到15000千米,已經到了南美洲的地界兒上。這些都是共和國在七十年代建設成功的導彈防禦系統,東西都是好東西。絕對是中美蘇三國才能裝備的起的。
同樣為聯合國五常另外的英法兩國相比之下就弱了太多,這兩國家完全就沒有做這種專案的想法。
共和國在大型相控陣早期預警雷達上研製沒有問題,但這並不代表國內就能夠研製小型相控陣雷達。
從本質上來說,7101雷達其實就是多個大型無緣相控陣雷達排列在一起做出來的,像有源相控雷達那樣的單個TR元件實現收發功能,這套由14所在七十年代自主研發的雷達並不具備。
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解釋一下這兩種雷達之間的區別:“不不,我們這個和7101雷達有本質的區別,並不是說國內能夠研發7101雷達,就可以成功開發這次的預警機機載雷達,我們需要小型化、需要有源相控陣,這東西我們諮詢過國內最有經驗的14所,他們表示現在拿不出可供預警機使用的合格大功率TR元件,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連最基本的雷達元器件都沒法解決!”
這一下就明白了情況,就連空軍都有些懵比了:“也就是說,國內短時間是拿不出合格的大功率TR元件,而若是沒有這東西,預警機上面用的機載雷達完全就沒法展開基本的研製工作,對吧?”
空軍開口了之後,倒是陸軍方面想起了什麼,又再次插話一句:“我們之前有一個373型炮位偵察校射相控陣雷達專案,那東西就是配備到正研發的PLZ…45自行火炮系統中的,同樣採用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體制,14所現在給出的訊息說雷達的研發沒有問題,而且還說TR元件已經完成了製造。”
就炮兵使用的偵查雷達,那上面用的TR元件想要用在預警機雷達,這讓王總師無奈的同時,也只能耐著性子再解釋一番。
“這款雷達我們也知道,不過正如剛才說的那樣,這是炮兵偵查雷達,最遠的距離也都不會超過50KM,這就對TR元件的功率要求不高。但我們預警機要求的是對海至少500KM,在10000米高空巡航時對大型高空目標450KM,中型目標300KM,小型低空目標260KM,這樣的探測資料要求雷達TR元件功率遠遠超過373雷達上面的元件。”
王總師是儘量地往簡單了說,這次倒是讓大部分的人都能聽懂,也只有聽懂了情況之後,才能讓這些領導們明白這次預警機走有源相控陣方案會有多困難。
明白了情況的空軍方面第一時間就開始糾結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