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2 / 4)

小說:熬鷹航空業 作者:丁格

經驗,但沒吃過豬肉總還是見過豬跑的,因而也就是在稍微有一段時間的停頓之後,馬上就有人看了出來。

“沒錯,這是大型運輸類飛機的鈦合金結構件,看著尺寸就知道它絕對是寬體客機才有可能用上,那麼現在貴公司的加工製造能力確實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中航西南能夠做出這樣的結構件,我們這次算是找對了合作方。”

說話的這位德國老工程師頭髮已經有些發白,倒是讓楊輝有些不明白,這年頭一向注重人權的歐洲國家,那也需要壓榨老年人的剩餘價值?

當然,以上僅僅只是一句笑話而已,真要說起來,老人返聘這種情況不管在哪裡都是很常見的,一些經驗豐富且身體健康允許的老工程師,在航空工業這種精密加工製造業是50%的機率要返聘,除非是公司的確實都已經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又另當別論。

“這就正是我們公司專門為MD…11客機制造的鈦合金承力構件,不僅是這種鈦合金材料製造的承力構件的製造,其它的種類同樣也有。我們共和國中航東北公司旗下魔都飛機廠和麥道公司合作生產MD…11客機,所以這次MD…11客機直徑5。8米的機身隔框同樣也是由我們中航西南新建成的8萬噸模鍛水壓機鍛造,所以我們中航西南的技術力量是完全可以信任。”

楊輝這話倒是說的一點兒也不假,現在魔都飛機廠那邊已經開始總裝MD…11客機,據說國內都已經交付使用了八架飛機,單就現在看來,魔都飛機廠那邊確實是一片欣欣向榮地景象,甚至就連麥道公司也樂觀地將原來預計的MD…11客機銷售300架改為銷售450架,可以說雙方現在是王八綠豆,還真是對眼了。

這種情況楊輝其實也覺得若是可以繼續下去的話,說不定也能夠算是一種不一樣的航空工業振興發展之路,但可惜現在的楊輝依舊非常清楚地發現歷史還是依舊一路浩浩蕩蕩地碾壓而去。

首先是麥道公司的公司業績依舊是一年不如一年,一季度更不如一季度,而且美國國內現在已經出現了要整合國內民航飛機制造業,從而同日漸發展壯大起來的空客公司對抗。

但也還好,現在的中航西南確實也開始漸漸地曲線接觸到了麥道公司轉交到魔都飛機廠的一些MD…11的設計、生產資料,特別像是大型機身隔框這東西,都已經是在中航西南的大型壓機的鍛造下批次交付總裝使用,而這些自然也是在中航西南萬噸大壓機的壓力之下,管它有什麼高階技術含量在裡面,全都要被拔掉底褲給看光。

“早就聽說了中航西南建造了世界一流的大型壓力裝置中心,水壓模鍛、油壓自由鍛、甚至聽說還有4萬噸垂直擠壓機這等好東西。我這現在一看,果然是不同凡響,能夠為MD…11這種最大起飛重量200噸以上的飛機提供大型結構件的製造,我們現在這120噸的中型運輸機結構件製造肯定不成問題,這下大家也都能夠放心地開發專案了。”

笑話,現在情況都這樣了,那肯定是一百個放心啊,這次的新中運總共也就這些技術難點,製造方面的飛機承力結構件由中航西南製造,而需要大量技術攻關、氣動測試的機翼、中央翼盒同樣也是由中航西南一手包,留給德國那邊還真就沒有多少重點技術需要進行攻關。

整個專案在楊輝仔細地算了算之後,就發現也只有新中運的起落架設計還有很大的難點,畢竟這飛機需要在前線野戰泥土機場短距離降落,因而對起落架的要求確實也是不低,但這東西明顯也不可能是MM公司自己設計製造,肯定是委託給了國際起落架巨頭德國利勃海爾公司,這家公司倒還算是德國存留下來的為數不多航空工業精華。

其它的,航電設計就屬於現在中德雙方誰都能夠完成的設計,沒有太大異議地直接交給MM公司做,如此,唯一還剩下需要MM公司花費心思的,大概也就是各種拉訂單,這或許也能夠算是專案的一個重難點,甚至直接關係到專案的最終成敗、盈利。(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四章:你們要的來了

楊輝這也是連續帶著德國來訪隊伍參觀了各種可以對外開放的設計、生產部門,算是讓德國佬領略到了中航西南強大科研製造能力的冰山一角,而僅僅是走了這麼一遭之後,就算之前心裡還有的一些擔心,現在也全都沒了。

特別是在來到了貴羊航空工業園區的試飛交付中心時,看到那一排排擺放整齊的戰鬥機,更甚者還有閃電的艦載型在進行陸上攔阻降落測試,只看到那高速飛行中的噴氣式飛機如同是重重地撞擊到地面一般,之後再有攔阻索勾住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