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承擔著外吹襟翼增升技術的攻關,其它的就不用再多說,既然公司已經有了安排,那最好就聽公司的安排為好。”
就在這話音剛落,德方還想再勸勸的時候,遠方的天空中則傳來了噴氣式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再仔細尋著聲音的來源看過去,黑色的小點已經逐漸變大,這就是馬上要降落的四發轟六平臺。
“來了,這次我們中方的專案總設計師就是坐這飛機一起過來的,他現在同樣也是這款飛機的總設計師,作為一款100噸起飛重量的飛機總師,要配合你們完成新中運的設計肯定沒有問題,而且這位總師剛好50歲,正處於一位飛機總設計師的黃金生涯週期,說實在的,我一開始還真有點不願意放這位到德國去做這個新中運專案的。”(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五章:苦等五十年
這次從西飛工廠那邊生產線上下來的四發轟六機體就已經屬於是專門為預警機做了特殊改進的,而改進之後的氣動外形上除了平尾左右兩邊加裝的小垂尾、機尾下方加裝的兩腹鰭之外,其它的大概也就只是機身內部做了一下最佳化。
首先你不能再是之前生產那種要不是機腹裡面直接安排彈艙,要不就是安排油箱的設計,作為預警機的載機,最基本的機艙地板肯定是要從前面一直鋪裝到最後。
一些在之前01號試飛機上面就已經測試定型的管線介面,這次的3號機也都是全部預留到位,甚至連飛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