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2 / 4)

小說:熬鷹航空業 作者:丁格

使用了吊艙方式進行電磁攻防作戰,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大幅度減少設計雙座殲18電子戰機時的麻煩,更多的還可以做到模組化設計,將有著不同作戰目標的作戰功能整合到一起。

眾所周知的一點是電子戰飛機最主要的攻擊目標就是雷達,而雷達這種東西根據不同的作戰需要又分不同的波段,比如長波雷達就是用於地面空戰指揮、甚至是國土警戒;而中波段雷達則是戰區要點警戒,或者區域防空導彈(愛國者、紅酒、S300)這些傢伙們的空中搜尋;而要說短波雷達,那東西則是用於戰鬥機上面的機載火控雷達。

總之,不同波段的雷達之間會根據他們各自的探測距離、精度的不同,又會有各自不同的作用,要實現對這些不同波段的雷達全面覆蓋性干擾,不僅需要能夠分辨出敵方的雷達波段,還需要強大的對抗能力。

要實現對這三種分的比較簡單的雷達頻譜進行干擾,即便是美帝的EA…18G也是用了三個大型吊艙來安裝干擾裝置,每一個吊艙都差不多有一個副油箱那麼大,相應的每個吊艙也就對付一個大致波段範圍的雷達,這才是它實現全頻干擾的原因。

這種以波段為範圍劃分吊艙功能,實現對抗的方法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方案,仔細想想之後就會發現,在一次作戰任務中真的需要全頻段干擾嗎?

事實恐怕並非如此,在每一次的作戰中,飛行任務是早早就準備好了的,要對地攻擊敵方的防空導彈陣地,一般很少好需要你去攻擊敵方的戰鬥機,那都是其他的隊友的活兒。這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只需要能夠壓制住敵方的中波段雷達也就夠了,其他用於壓制敵方短波、長波的兩個吊艙完全可以仍在基地。

在雙方戰鬥機機群之間進行進空對空作戰的時候,同樣也可以讓一兩架戰鬥機帶上短波雷達干擾器,對交戰空域的敵方的短波雷達實行電磁壓制,使得地方的機載雷達無法進行工作。想想在雙方機群作戰的時候,你能夠把敵方的機載雷達干擾了。那敵方就成了瞎子一般的存在,也同樣就任人宰割了。

這就是上一位面美帝的EA…18G能夠把F…22打爆的原因,儘管要承認F…22的相控陣雷達有一些不錯的電子戰能力,但那也只是附加功能而已,和專門的電子戰機對抗它還差了一點兒。

“所以,我們希望可以在設計電子干擾吊艙的時候,一定要儘量把不同波段的干擾電磁裝置分類在一個吊艙中,並且可以實現各個吊艙之間的單獨作戰,只要能夠達到這一點。我們的電子改型就是絕對能成功的。”

全頻段的電磁干擾效能絕對不不俗,在作戰中不說肯定用不上的,但可以肯定在絕大部分的時候是用不上的,況且就算你知道了敵方的雷達頻段也還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來電子攻擊才是真正的大事,沒法壓制敵方雷達,你談何攻擊?

美帝的一個吊艙就可以實現對一個大範圍波段的壓倒性攻擊,原因的EA…18G使用的煩擾吊艙效能優秀。採用了二十多年以後的電子元器件,可以用較小體積做到這一點。但現在的共和國不可能做到。

但前面都說了,一般的任務中也不需要實現全頻譜壓制,比如要對敵方的防空雷達發起攻擊,只要你覺得一箇中波段吊艙的功率不夠,那好,完全沒有問題。你把另外的兩個長波、短波干擾吊艙也換成中波干擾吊艙就夠了。

三個干擾吊艙一起上以數量致勝,要說這種感覺嘛,誰用誰知道,反正當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帝一共放出去了24架F…4G。這些傢伙的威名之盛到底有多強?只知道當時的美帝軍隊一呼叫F…4G,伊拉克的地面雷達馬上就關機,這就是電子戰飛機,對症下藥,攻無不克。

“按照雷達波長的範圍來設計不同的電磁干擾吊艙,這種方式應該很值得一試,29所可以做到這一要求,但殲18又要如何實現對這些不同的電子干擾裝置之間的整合,電子戰飛機雖然不用另外再專門設計機體,但很多方面依然需要有一些專門的機身改進。”

這就比如說電子戰飛機的另外一個作戰功能:監聽、破壞敵方無線電通訊,這也需要有專門的裝置來支援,這套裝置同樣也小不了。按照美帝的方案來設計,這套裝置是直接安裝在F…18機頭的的六管機炮處。

而在殲18這裡,正好被換成了內建的機載鐳射瞄準、紅外導航系統,但現在看來嘛!

“其它的比如無線電監聽、干擾系統,可以把它安裝在機頭原本用來安裝鐳射瞄準、紅外導航系統的位置,反正雙座的戰鬥教練機也沒有必要安裝這套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