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帝統天下 作者:花旗

同時,孫秀的浩蕩大軍沿江而下,兵鋒直指舊都武昌城,顯然是打算以此為根據,圖謀四方。

而呂興北上的部隊一路高歌勐進,招降納叛,已經在短短時間內聚集了近八萬大軍,這還不算留駐交廣等地的軍眾。

從某種角度來說,他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孫秀這個謀主,有些功高蓋主的意味。

但是此時他們的關注都不在這點上,因為溯江而上,聚斂四萬大軍的張布已經兵逼柴桑城,準備在此擋住兩路叛軍的進攻。

柴桑城在武昌西南部,是其東邊門戶,更與彭澤和南昌成犄角之勢,位置險要。

剛剛路過江夏的孫秀整理軍備,換上所有好的兵甲器械,換掉所有老幼羸兵,一支由四萬人組成的精銳便出現在孫秀面前。

“大將軍,此時張布的兵馬據城死守,肯定準備不足,當早日讓呂興將軍北上,合謀柴桑幾城。”

說話的是武延,現在他的心情已經不知道怎麼來形容,不過這不影響他說出自己的觀點。侄孫,孫皓是廢太子孫和的嫡子,所以這隻能算是同時操戈。

每每這個時候,總會有一幫武將獲利,一幫武將身死,所以武延也不知道,他到底會有怎樣的結局。

“嗯,張布合集的大軍被拆分,他現在的兵眾肯定軍心不穩,本將軍有呂興之眾,何愁大事不成?”

說完,便是大手一揮,四萬精銳乘坐無數舟船東進,同時命令也是飛速地送往呂興那裡。

呂興拿下盧陵之後,一直在嘗試威逼利誘孫當初派出的這支隊伍,畢竟這也是過萬的精銳兵師。

在呂興派大軍圍困城池五日之後,將軍夏翔終於舉旗投降了。

接到孫秀書信時,呂興正在宴請夏翔一眾,就直接開啟書信念出,然後開口道:

“武將升遷靠的是什麼,不就是戰功嗎,現在孫大將軍起兵討逆,正是吾等從龍之時,還用什麼猶豫,動身吧!”

夏翔拱手振奮道:

“願聽將軍指揮!”

回到自己的營帳,呂興正準備跟士康分享一下自己的好心情,不料卻看到了士康緊皺的一張臉,溝壑縱橫。

“太羽先生,此時正是吾等暢笑痛飲之時,為何汝如此愁悶?”

聽到這話,士康面色愈發沉重,許久才嘆息道:

“將軍,若是您再這般招降納叛,恐怕咱們就要大禍臨頭了!”

聽到這話,呂興感覺像是冰水臨頭,悚然一驚,連忙問道:

“可是本將兵眾太多,其實都是一些地方部隊,沒有多少戰力的。”

“那將軍為何不從中挑選精銳充實自己,然後將數目重大,卻沒有多少戰力的這些人送給孫大將軍?”

聽到這話,呂興雖然不太願意,還是照辦了。

沒有誰會嫌棄自己手下兵馬太多,不管他會不會領兵,也不管這些人戰力如何。

不然為何古時有很多人都是誇大,炫耀自己的兵眾?

最終,呂興給自己留下了四萬五千精銳,其餘的三萬多則打算送給孫秀,這樣孫秀在人數上就比他多了。

七日後,兩軍先後趕到了九江郡內,一個在北,一個在南。

面對這十多萬的叛軍,張布也有些驚慌,連忙派人到建鄴去求救,自己則把大軍龜縮在柴桑城內,打算死守。

“大將軍,張布老賊膽小,將所有精銳放在柴桑一城,不若咱們直接聚大軍攻打柴桑,徹底消滅這一眾。”

這是步闡對孫秀的意見。

而士康則不一樣,他對呂興道:

“此時吳國兵眾四散,將士離心,不如先進攻南昌建昌幾城,對其造成威逼,使其不戰而降。”

呂興聽了這話覺得很有道理,便派親信大將領著三萬餘眾北上去面見孫秀,自己則親率大軍進攻南昌。

另一親信部將領八千人去取建昌一城。

對於呂興的自作主張,孫秀很是不喜,派人去接收那三萬多兵眾,同時派人去讓呂興揮師合攻柴桑城。

只是不知怎的,這個訊息便落在了張布的耳朵裡,他急忙著急幾路大將議事。

“這是本將斥候所得,對於吾等來說十分有用,大家怎麼看?”

見到張布望來,幾個人張目四顧,最終還是李承試探著問道:

“不如派出大軍往攻那三萬雜軍,以虛張聲勢恐嚇其軍,只要拿下這些散軍,再散步訊息,說孫秀叛逆之事,並說大軍將到,彼時叛軍定不戰自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