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良沉思良久,最後頗有些無奈地道。
“快說,那兩人?”
劉聞言大喜,急忙開口問出,激動之下,竟是緊緊抓著鄧良的衣襟,將其憋得滿臉通紅。
劉瑤見此,急忙上前拉開失態的劉,劉發現自己失態,也急忙道歉。
鄧良哪敢接受,也是連忙躬身回禮,然後在幾人的目光下開口道:
“若要援助,身邊不但要有支援,外援也是需要的,張遵和呂祥兩人,正好符合。”
張遵,張飛之孫,目前正在羽林衛中任職,手下有五千兵馬,倒是可以一用。
所以,當鄧良說張遵,幾人都是一點頭。
但是當說到呂祥,劉兩兄弟都是一臉茫然,顯然對此人很陌生,但是劉久理朝事,感覺彷彿在何處聽過,只是一時想不起來。
見此,張紹搶先獻寶似的將呂凱祥的生平講來,唯恐鄧良再次奪他風頭。
呂祥此人並無太多名氣,但他卻是是南中的地方豪強,原因無他,因為他的父親是呂凱。
呂凱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並無太多名氣,但是在蜀漢,還是有些知名度的。
當初南中四郡反叛,獨永昌功曹呂凱和郡丞張伉據城死守,雖呂凱最終被蠻兵殺死,也得到陽遷亭侯,南中校尉的封賞。
呂凱死後,諸葛亮平定南中,任用年齡不過及冠的呂祥為南中校尉,襲爵亭侯。
別看校尉官銜不高,須知諸葛亮當初在剿滅叛亂時的政策是蠻人治蠻,兵力糧草都是來自南中大姓。
雖然戰後重置四郡,卻任用本土人治理南中,而呂祥則被任命為南中校尉,統領四郡兵馬。
轉眼間,四十年過去,南中再無戰事,呂祥和四郡逐漸淡出歷史視眼,但是不得不承認,呂祥實際上已是南中霸主。
按照鄧良張紹估計,若是呂祥大起四郡兵馬,恐怕不會少於四萬,畢竟蠻夷是以武立世。
聽到張紹一番解釋,劉先是一喜,畢竟能對付劉諶的,在這個時代並不多。
但是隨即他又眉頭一皺,遲疑道:
“呂祥獨霸一方多年,若是其不尊號令,孤手中無壓制手段,又當如何?”
鄧良似乎早有預料,見此只是輕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