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3 / 4)

小說:天地情 作者:沸點123

明顯的增加了一些,有些看熱鬧的也在邊上學了起來。第三、第四次舞會時,跳舞的人明顯大增,這期間許多人在家用錄音機學起了舞步。

半年後,城裡一個年輕小夥子開辦了第一個露天舞場,他供應茶水每人收費三角。這時王信又在組織有史以來全縣第一次集體舞大賽,他按農、林、水、工、教、衛等不同系統組織參賽隊,各系統為了在表演中拿到名次,派過硬的人員專門負責組織,聘請教練、精挑隊員,編排現代舞動作,白天晚上在操場、飯堂練習。大賽在電影院門前廣場上舉行,縣委書記、縣長都來參加,對一些動作優美整齊劃一的表演,領導帶頭熱烈鼓掌,周圍的人群個個精神振奮喜笑顏開,他們感受有著與革命京劇樣板戲不同的新鮮感。半年後,縣裡成立文化局,王信調任文化局副局長,兼文化館館長。這時,他審批了全縣第一個室內經營性的舞廳。開業那天,王信和趙莉前來助威。

文化局撥款買了一批新書,訂了五十多種報刊雜誌,王信又在文化館辦起閱覽室。縣城的人憑一張借閱卡隨時可來圖書室閱讀書籍,或借回家觀看。時間一長,借閱圖書的人增多,文化館的藏書明顯不夠,王信召集文化館的人員開會,讓大家來出主意想辦法。這時有個年輕人建議把文化館門面房開啟租出去,把出租費用來購置新書,小夥子一說出很快得到大家的擁護。機關單位門面房出租縣城還沒有先例,他把大家的意見拿到了文化局辦公會議上研究,領導們反覆討論終於透過了出租房屋買圖書的意見,王信很快組織實施。門面房出租給別人辦起了商店,茶社和牌棋室等。

放像機的問世又一次的改變了人們的精神生活,王信在文化館辦起了第一個免費錄影廳。沒想到第一天晚上,錄影廳就被擠的水洩不通,年輕人都喜歡觀看香港功夫片、愛情片,有些農村年輕人走幾十裡山路來到縣文化館,可進不了錄影廳的門,這時王信深感基層太需要文化了。在他的提議下,全縣各鄉鎮辦起了文化站,農村中可隨時看一些*、錄影和電視,瞭解外界生活。 。。

第 八 章 3,全縣第一個舞會(2)

王信來到他五十年代工作過的遼河鄉檢查文化站工作,晚上他也帶著凳子與鄉民一起觀看露天電影。那天晚上放《蘆山戀》,和往常一樣,在電影開演以前要放一個農村科教短片。大家剛把短片看完,一場大雨襲來,放映員被迫停機,觀眾冒雨而逃。王信回到旅店時,一身溼透。這時候他考慮給各鄉鎮文化站要點資金建一個能擋風遮雨的娛樂場所。王信把意見一級一級的轉到了縣委常務會上,領導研究後認為,財政資金缺乏,各項建設都要用錢,建文化場所縣上只能給些無息貸款。這樣就迫使文化館、文化站搞創收還貸。各鄉鎮把文化場所建好後,放電影、放錄影開始收門票,縣文化館也把過去的免費專案改變為適當的收費專案,並辦起了書法美術班,舞蹈鋼琴班,文藝創作、幼兒教師訓練班等,既活躍了文化生活,又培養了人才,並且加快了還貸進度。

王信經常下鄉收集文化資料,那天他和文化館一位搞民間音樂的同事來到一個偏遠的瑤族居住山區。據說他們的民歌很有特色,剛進寨子兩人就被一首清脆動人的歌聲吸引,二人隨著歌聲在一條小渠邊找到了唱歌的瑤族小姑娘。小姑娘見到王信便停住了歌聲,放下手中的衣服問:“兩位叔叔你來我們這裡找誰?我給你們帶路。”王信說:“現在我們就找你,我還想聽你唱歌,你再為我們唱一首好嗎?”姑娘說:“我唱的不好,讓你們見笑。”王信鼓勵地說:“你唱得很好,正因為你唱的動聽,我們才讓你再唱一曲。”姑娘笑了笑便大聲的放開嗓子唱了起來。二人聽的入神,他們覺得小女孩的嗓音很不一般大有培養前途。小女孩十三、四歲,讀完小學三年級就回家幫母親做事,王信問道:“叔叔讓你去文化館你願去嗎?”姑娘反問:“我去文化館幹啥?”王信說:“去唱歌,去做事。”姑娘一聽說唱歌就激動起來,她微笑的向王信點了點頭。隨後,王信向小女孩打聽她父母和村支書的姓名及住址,小女孩告訴了他。

二人向山寨爬去。當他們爬到一半時,俯身向下,王信覺得景緻宜人,便拿出隨身攜帶的小畫板和削好的鉛筆,坐在一塊圓圓的石頭上畫一張素描。在路過一瑤居房前時,見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婆婆精神飽滿的趕著一群小雞,王信趕緊端起相機,按了一下快門。這時,一位中年男子從房裡走了出來,王信忙問:“你們村支書住哪?”男子答道:“我就是。”支書把他倆招進屋,王信說明了來意。下午二人在支書家吃了一頓便飯,晚上就在山寨前聽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