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作為漢人代表,和浮倫一起充任資政院總裁。從這個方面說,預備立憲公會找壽州中堂做靠山合情合理,誰也挑不出不是來。而且在之前的黨爭中,壽州中堂還賣了慶親王、袁宮保一個情面。如果找到壽州中堂做靠山,衝著這個情面,袁黨也決不會找公會麻煩的。
“當然,壽州中堂作為元老帝師,自然不會答應他們的投靠,他們只有找壽州中堂的親近作為門面。眾所周知,壽州孫氏的後嗣多從事實業,很少涉足官場:即便有涉足官場的,也多沉在下僚,擔負不起此等重任。選來選去,他們就選中了你。”
“我?”。
蔡元培重重地點了點頭:“沒錯!首先,大家都知道你是壽州中堂的侄孫,出任會長後,公會靠山一目瞭然。其次,你是從二品的提學使,完全有資格擔任會長。第三,你在海內外都有非常高的聲譽,能為公會增色不少。而且你本人遠在湖北,又淡泊名利,不會與會中諸人爭權奪利,請你做會長完全是有利無弊。這樣一來,他們不選你還能選誰?”。(未完待續。
一五五、得來全不費工夫
�1�7原來如此!怪不得鄭孝胥來了之後,一直給自己戴高帽、灌**湯,原來是想把我拉出去做招牌啊!果然是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不過話說回來,他們也真敢下血本:居然能把會長一職位拱手相讓。要知道,預備立憲公會是現在全國最大的立憲團體,在福建、北京等地都設立分會,儼然是全國立憲運動的神經中樞。說是公會,其實上它已經有了政黨的雛形。
如今全國上下“立憲”。呼聲一片,都希望政府早日拿出政治改革的時間表來,儘快實現立憲政體。清政府在社會典論的推動下,也漸漸有了春冰融動的跡象,陸續推出興辦教育、清理財務、釐訂法律、整飭武備、普設巡警、建立資政院等措施,似乎憲政正一步步向大家走來。
藉著這股東風,佔據先機的預備立憲公會只要健康發展,很有可能成為未來議會中的第一大黨。那時候,作為黨魁,豈不是要榮登總理大臣之位?事實上,作為預備立憲公會會長的鄭孝胥,後來還真成為了國務總理,只是這個“總理”。是偽滿洲國的。
見孫元起一直不說話,蔡元培還以為他意動了,急忙勸道:“百熙你可知道,雖然在這次黨爭中,舉西林、崔善化一敗塗地,袁項城大獲全勝,其實得利的並不是袁項城,反而是滿清皇族。因為慈禧太后經過這次黨爭,發現北洋一系佈滿朝野,心中大是猜疑。藉著政潮後出現的權力真空,她大力扶植滿清皇族,前後便有浮頤出任農工商部尚書、載澤出任度支部尚書、浮倫出任資政院總裁…………
“這樣一來,就使得滿漢之間矛盾全面加深,預備立憲也變得前途未卜。即便以後實行憲政,也可以想見,必定是滿清貴族佔據要津漢人只不過是供桌上的果盤擺設而已,頂多撈些清水衙門的官職做做。別看現在預備立憲公會喊得兇,指不定以後會落個什麼下場呢!”。
不得不說,蔡元培的分析非常到位,孫元起連連點頭讚許。
蔡元培接著又說道:“而且,就我本人在江南江北各省考察時所見所聞,新式學堂的中小學生都是讀你編寫的教材,普遍對你非常景仰。可以這麼說,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他們對於眼下政治形勢的認知和考量。為了不辜負他們對於你的景仰我覺得你在加入任何團體或政黨時,都必須三思而後行。”。
孫元起心道:你苦口婆心地勸說,不就是怕我加入預備立憲公會,支援立憲,影響你們同盟會的革命大業麼?當下卻笑道:“鶴琴兄多慮了小弟早已婉拒了他們的邀請。”。
沒想到立憲與革命的交鋒,居然在自己家中上演。第二天一大早,孫元起便急急登上開往馬賽的郵輪,趕緊離開上海這個是非之地。
眼下是十一月中旬,船上擠滿了趕回家過聖誕的歐洲人,人潮湧動間,頗有後世帝國春運的影子。
在船上,孫元起認不識任何人,當然,別人也不認得他。每日裡一個人到餐廳吃飯,然後回到房間看看雜誌、編編教材,閒暇時,到甲板上曬曬太陽,悠閒非常。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進入了冬季,沒有暖氣的人們正在寒冷之中痛苦掙扎:自己卻可以擺脫一切事務,在赤道附近的海面上悠閒地曬著熾熱的陽光。這種幸福豈不羨煞旁人?
在享受之餘,孫元起自然沒有忘記自己給西方科學界添亂的任務。其實在正統科學家眼中,從膿年開始幾乎孫元起發表的每一篇論文都是在給杵學界添亂。
但真實的情況是,在咄年